9.97億歐元之后,歐盟或對高通開出第二張反壟斷罰單
2019-06-25 08:44:46 雷鋒網他們稱,歐盟最早將于下個月對高通開出這張罰單。
援引騰訊科技消息,此次,歐盟對高通的調查目標是2009年至2011年間銷售的用于移動互聯網設備的3G芯片。歐盟認為,高通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這些產品,目的是將Icera等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2010年6月,英國手機芯片廠商Icera向歐盟投訴高通,稱高通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2011年,Icera被Nvidia收購。
2015年7月,歐盟正式啟動兩項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以評估高通是否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強迫消費者使用其芯片。
第一項調查內容是核實高通是否向客戶(蘋果公司)提供了財務激勵,以確保客戶使用高通的獨家基帶芯片;第二項調查是評估高通是否參與了“掠奪性定價”,將價格設定在成本以下,以迫使競爭對手退出市場。
2015年12月,歐盟正式指控高通利用其在手機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打壓競爭對手。
去年1月,歐盟已宣布對高通罰款9.97億歐元,原因是高通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通過向蘋果公司付費的形式來換取蘋果在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獨家使用高通的芯片。
歐盟稱,高通的獨家付款形式始于2011年,并持續了5年多時間,讓高通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對于最新的反壟斷調查,高通和歐盟委員會拒絕就此消息置評。在上述三位消息人士中,有一人表示歐盟也有可能在8月夏季休會期結束以后才會對高通處以罰款。
對此,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上個月還曾警告稱,調查遠未結束,歐盟有可能對亞馬遜、谷歌和蘋果展開新的調查。在此以前,維斯塔格曾對谷歌處以超過90億美元的罰款,并責令蘋果公司補繳逾140億歐元欠稅。
其實,除了歐盟市場之外,高通所面臨的巨額罰單一筆接著一筆。
早在 2016 年,由于高通在韓國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在銷售芯片時強迫手機廠商為一些不必要的專利支付費用,韓國 FTC 就宣布對其處以 1.03 萬億韓元的罰款。
當時,這筆罰款還創下韓國反壟斷史的最高罰金記錄。同時,FTC 還稱高通拒絕向其它調制解調器 (Modem) 芯片廠商授權標準必要專利,或者限制授權,這種行為妨礙了市場公平競爭。
另外,在過去多年中,包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等監管機構也認為高通在專利授權方面存在壟斷市場行為,要求降低專利費或者進行調整,為此也遭到了多次罰款,罰款總金額大約為四十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