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量增銷售額降 MCU價格戰再升級
2013-04-28 10:50:44 本站原創根據IC Insight的統計,2012年MCU市場出貨量增長了16%,不過由于平均售價降低了17%,因此總市場規模下滑了3%,至152億美元。
雖然全球性的經濟不確定是MCU市場規模下滑的原因,但實際上32位MCU市場競爭加劇后帶來的價格競爭才是市場規模下滑的主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未有過如2012年般的價格下跌。比如在EEWORLD首頁,赫然印有瑞薩電子的廣告:頂級品牌MCU只要一元的口號,足以證明如今市場競爭之慘烈。
一直以來,由于MCU市場的應用范圍非常之廣,擁有相當多的客戶群,因此相比較其他領域,MCU的業績更為穩定。不過2009年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機,MCU市場遭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市場規模下滑22%至111億美元。
而隨著經濟的好轉,MCU市場又經歷了超預期的上漲,2010年市場年營收增加36%創歷史新高。不過隨后的市場似乎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隨世界經濟一樣搖擺。
IC Insights認為,微控制器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內恢復到“正常水平”,預計在2013年市場將上升2%,達到155億美元,單位出貨量增長10%至創紀錄的191億個。
另外,IC Insights預計,價格戰有望得到緩解,預計2013年平均售價將降低8%。預計2012至2017年,MCU市場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將達4.8%,而出貨量年復合增長將達10.1%。
在全球范圍內來看,電腦、消費及傳統工業市場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態勢,而通信應用、汽車電子、智能卡、醫療、家庭自動化、電源管理、智能電網、LED、新能源風能等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32位一騎絕塵
從歷史上看,一直以來都是以8位MCU為主,但2010年,32位躍升至市場首位,不過當時32位只領先4/8位市場2.35億美元,而現在,32位MCU市場規模達到69億美元,超過4/8位市場57%。
16位MCU在2011年首次超過8位MCU,成為出貨量第一的產品,2011年出貨量增長23%,而2012年又繼續增長11%。2013年,預計16位MCU出貨量將繼續增長6%至67億片,而32位MCU預計將增長20%至45億片。
IC Insights預計,未來5年,32位MCU產品將在出貨量及銷量方面都成為MCU市場的第一。到2017年,預計32位MCU的銷售額占55%,而16位收入將占22%和4/8位為23%。而就出貨量來講,預計2017年32位MCU的出貨量占38%,16位器件將占34%,4/8位則為28%。
32位MCU市場的增長,主要源自嵌入式處理和連接之后,對于器件性能的要求提升。比如在車用市場,包括智能汽車系統中的實時傳感器、電子穩定系統或防撞系統,以及自動泊車,自動巡航等應用中,控制器和傳感器的作用越來越大。未來幾年,高端32位MCU將分擔汽車25%以上的處理工作。
ARM統治MCU市場
當然,MCU的價格下滑,也和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有關。八年前,ARM開始涉足32位MCU IP授權,目前其已成為了市場的主導者。隨著差異化越來越少,一些毫無特色的MCU廠商,只得通過降價來換取市場份額。
瑞薩電子與NEC并購后,擁有3款32位處理器內核,也想借此與ARM陣營抗衡。不過2012年四季度,瑞薩透露了即將提供ARM內核MCU的消息,成為繼ST、NXP、TI、英飛凌、Atmel等又一家推出ARM MCU的重要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