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張城市芯名片,請收好
2018-12-26 15:29:22 周菊香左: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曹衛華
右:EETOP聯合創始人/主編 周菊香
集成電路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信息經濟的重要支撐,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產業鏈、創新鏈與金融鏈的協同推進。曹主任介紹說:“南京城市重點培育兩大千億級產業,一個是集成電路,另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其中集成電路布局采用的是一核兩翼三基地的政策,發展目標是建設3個以上產業園區、打造4個以上重點公共服務平臺、培育5家以上超100億元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引進200家以上集成電路企業、吸引2萬名以上的從業人員、集聚碩士以上研發人員3000人以上、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曹主任口中提及的一核兩翼三基地,具體來說:一核是以江北新區為核心,重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兩翼是江寧開發區重點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自主可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南京開發區大力發展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等中高端芯片設計與制造產業;三基地是指南京軟件谷大力發展光通信、寬帶通信等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業及相關軟件服務業,徐莊軟件園重點發展物聯網、電源管理芯片設計業,打造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聚區,麒麟科創園重點打造IC設計孵化園、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高端自主芯片的創新孵化基地和創新技術研發高地。
在產業鏈集聚方面,這幾年,南京已落戶臺積電、清華紫光、華天科技、臺灣欣銓科技、弘潔半導體、美國空氣化工等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約 150 余家,涵蓋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配套材料、終端制造等各個產業鏈環節。未來還將進一步引進更多優秀的集成電路企業,共同打造南京的集成電路產業。
在創新鏈培育方面,IC設計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龍頭,設計企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制造和封裝等產業鏈上下游眾多環節,在近幾年的項目及企業引進中,南京也進一步在優化集成電路的產業結構,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所在的比重;此外,就是加強產業人才的引進培養機制。曹主任表示:“集成電路是我們的兩大千億級產業之一,企業落戶園區,尤其是投產以后,人才缺口問題越發凸顯。未來將在住房、薪資以及個人提升方面給予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更多的傾斜。”
在金融鏈方面,南京擁有完善的金融生態。南京將設立集成電路引導產業基金,撬動社會資本300-500億元。對集成電路產業鏈整合項目按“一事一議”給予補助。對成長型企業、龍頭企業、上市企業給予獎勵和補助;對在寧高校新增集成電路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給予補助。以浦口區為例,開發區專門成立有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參與管理園區內多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產業基金包括:南京國調國信智芯股權投資基金30億元、南京智子集成電路產業基金10億元、南京浦口高端裝備產業基金50億元、寧浦膜材料產業投資基金5000萬元等。
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治本之策。“芯動力”人才計劃猶如一棵大樹,國內乃至國際集成電路的專家、院校及投融資機構等資源附著在其繁茂的枝干上,構建出充滿活力和富含價值的集成電路產業人文生態環境。圍繞南京集成電路主導產業發展需求,截至2018年底,“芯動力”人才計劃已舉辦十數種類型的活動百余次,吸引上百位集成電路產業的國內外專家與全國各地高端人才、集成電路從業人員在南京匯聚一堂,圍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芯片測試等不同主題,共同研討集成電路最新技術發展和應用,助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供給側改革,著力培育“芯”人才和“芯”動能。
此次“芯動力”人才計劃高級研修班主會場也緊扣“以人為本,芯動未來”的主題。曹主任表示,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騰飛的一大瓶頸,且中國IC面對的人才問題日益嚴峻。針對人才的培育,南京市政府高瞻遠矚,想得更長遠。據介紹,南京明年將落成一座集成電路的科普館,采用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寓教于樂,將集成電路的科學知識普及給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未來的接班人們。真正是做到教育就要從娃娃抓起。
有志于在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芯人們,請惠存南京這張芯名片,未來,它在中國、在全世界,都將是響當當的芯片之城!
后記
芯人才的培養上,EETOP也正起步。我們成立于2003年,我們的很多早期會員,伴隨著論壇的成長,他們也早在各自的領域,叱咤一方風云。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是我們的理念。為此,2018年11月,EETOP創芯大講堂正式上線。EETOP很愿意為集成電路芯人才的培養上貢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也很感謝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將我們納入首批“芯動力”人才計劃芯動聯盟!未來,我們必不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