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方略城市經濟顧問有限公司 地區經濟研究中心 謝昕
在中國外貿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跨境電商成為外貿新亮點,各級政府積極推動。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浙江調研時對浙江省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工作做出指示,建議將杭州“網上自貿區”改為“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改革試驗區”。2015年1月,長沙成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第七個試點城市。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的迅猛開展,從流程機制到配套環境的諸多限制已經顯現,需要各方共同推動解決。
跨境電商成為國內外貿的發展新動力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達3.1萬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12.1%,在過去5年內保持著超過30%的年復合增長率,遠高于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速。預計到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6.5萬億元。在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國內進出口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依托成本、效率優勢,在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中起到重要作用。
當前國內跨境電商發展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面對跨境電商高速發展之勢,國家從政策層面不斷加碼,出臺《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等政策,著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但國內跨境電商仍面臨通關流程、物流配套等多方面制約,跨境支付、電子認證、產品追溯體系仍不完善,對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風險。
通關流程限制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由于國界限制,海關是跨境電商不可逾越的關口。高效便捷是電子商務的最大優勢之一,但現行傳統通關流程極大地降低了跨境電商的運行效率,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而跨境電商多批次、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也極大地增加了海關、商檢、稅務等部門的工作量。探索優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是推動跨境電商加快發展的重要因素。
信用認證機制建設滯后給跨境電商發展帶來風險。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開放性,交易參與方的信用不確定性將給貿易往來帶來安全方面的風險。而跨境電商由于業務的空間跨越性,將面對不同法律、信用標識環境,因此國內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時,還將面臨知識產權、產品質量、交易安全等風險和挑戰。
物流體系建設不完善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另一大原因。當前跨境物流主要有三種模式,郵政小包、國際快遞是最為傳統也簡單直接的方式,但是其價格較高,降低了跨境商品的價格競爭力;通過海外倉轉運需要花費較高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對外貿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聚集后規模化運輸,雖可以降低運輸成本,但運輸周期較長,降低了電商的速度優勢,兼顧成本和效率的物流體系是跨境電商發展所急需的。
發展跨境電商,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
對政府來說,首先,應該加快完善跨境電商法律法規環境建設,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相關法案立法進度,進一步修訂完善現行規定中的法律缺陷和漏洞;其次,加快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范圍,積極推動跨境電商通關流程簡化優化,牽頭搭建跨境通關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小額進口稅制機制,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再次,推動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協調配合,搭建一套獲得廣泛認可的跨境電商信用認證體系,保證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對企業來說,首先,要積極適應外貿新形勢,積極對接全球市場需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尋找企業發展新增長點;第二,要加強品牌建設和自主創新,增強法律意識,避免因為侵犯知識產權、產品不符合國外質量環保等方面標準而陷入貿易糾紛,給企業帶來損失;此外,有條件的企業還可積極走出去,通過海外倉、保稅展示交易、保稅體驗店等多種形式更深的融入境外市場,對于開展跨境業務的物流企業來說,更是要加大保稅倉、等物流基礎設施布局,優化業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