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要發展,智能微網大有可為
2014-11-20 22:03:55 本站原創隨著我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其波動性和不穩定性對電網運行將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何應對這一變化和考驗,實現新能源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和電網的平穩安全運行,成為專家和業內人士共同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11月8日,由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辦,江西儀能新能源微電網協同創新有限公司承辦的“協同創新-2014分布式新能源規模化利用技術及標準論壇” 在江西吉安召開。來自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界的代表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蓄勢待發,智能微網大有可為
相對獨立性,是智能微電網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微電網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獨立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以孤立脫網運行。當大電網出現停電等緊急狀況時,微網的優勢凸顯出來。相比之下,光伏解決方案僅僅是提供了一個電源,并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隨著分布式光伏市場的開啟,國內提供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的企業很多,相比之下,智能微電網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相對少些。但近幾年海南、浙江、廣東等地已經有一些微電網項目的研究及示范建設在開展。珠海東澳島智能微電網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珠海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是為了解決島上柴油發電成本高、電壓不穩定、供電時間短的問題而建設的。利用海島上豐富的風光資源,不僅解決了該島的缺電問題,對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及智能微電網的商業推廣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
參會的專業專家認為,解決離網島嶼的用電問題是微電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智能微電網作為大電網的有力補充,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商業區域、城市及偏遠地區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儀能科思總經理郭雪梅看來,分布式光伏隨著政策不斷升級有望明年放量,而微電網進入快速發展期可能還要等上幾年。“德國光伏經歷了10年發展,最近兩年才要求上微電網。但我們現在要做好研發和技術儲備。示范的意義在于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智能微電網的一些技術性問題,同時探索商業運行的經濟性。2010年我們的微電網解決方案成本比光伏解決方案高一倍,去年我們做到了微電網比光伏解決方案成本高50%,爭取明后年將價格差距縮小到25%甚至20%。屆時,隨著國內智能微電網技術標準和政策環境到位,我們的產品也將形成技術上和經濟性上的競爭力。”
并網友好是必由之路
智能微網同新能源一樣,發展初期如涓涓細流匯入大海,對大電網影響不大,但規模化利用后,如何可持續發展對于各方來說都是挑戰。
儀能科思副總經理呂斌列舉了德國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即發展儲能和擴大燃氣等調峰電廠的比重。但他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調度層實現對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的實時監控,做好發電優化運行調度和新能源發電規劃非常必要。
北京電力公司經研院主任舒彬表示,光伏等分布式電源的發展要與城市建設互動,一方面,電網公司主動規劃配電網,另一方面,大電網也急需大批量光伏雙向動態的感知技術。
北京西電華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衛三民結合自身微電網系統運行實際,提出幾個關鍵問題:微網的容量多大合適?儲能在微網中的比例應該多大?新能源在發電中的比例多大?并網電壓多高合適?當地電網最大容許的微網容量是多少?
眼下看來,促進分布式新能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微電網的技術創新,電網友好型關鍵技術的創新都是必由之路。好在,有很多企業已經走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