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多種舉措推動移動醫療進一步落地
2014-07-25 20:28:00 本站原創首先說Intel通常以人們所熟知的芯片為載體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是Intel更應該被定義為一個技術提供商,在醫療領域更是如此。按照Intel數字醫療中國區經理黃慶春所說:“Intel提供的很多技術,和業界伙伴一起面對客戶。同使用者和業界伙伴一起探知移動醫療的最真實的需求是什么,畢竟移動醫療是給醫生、病人使用的,所以真正知道他們想要什么、使用環境是怎么樣。”
▲Intel數字醫療中國區經理黃慶春
在2014移動醫療大會現場,筆者和黃總交流移動醫療的話題中,他多次提到Intel十分關注合作伙伴的想法,產品本身是否需要調整、除產品本身之外需要哪些支持等都是如此,像此前發布的“夸克”(Quark)芯片就是從這樣的角度出發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中國本土的應用,Intel愿意與客戶一起去打造試點、去嘗試。譬如從5月份開始,Intel與中國數字醫學雜志共同舉辦了“移動好應用”中國優秀移動醫療應用案例的大獎賽,獎評選出10家移動應用實施最好的醫療機構以及10家提供優秀的移動醫療解決方案的廠商。目前活動正在全國的醫療機構和軟硬件廠商里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三大招助推中國移動醫療科技大步前進
到底怎樣去推動醫療科技的進步呢?Intel其實做了很多工作,總結來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招:發起CTE聯盟(以深圳 IT 產業鏈為中心的技術生態聯盟——CTE,全稱 China Technique Ecosystem),通過合作獲得最直接的用戶和伙伴的需求反饋;
第二招:加大醫療應用的軟件定義,與軟件公司合作,加強軟件個性化定義的應用實現,就像Intel根據硬件設備尺寸不同提供的HTML5的支持。
第三招:加強渠道和推廣,通過各種渠道把應用軟件推廣,把合適的硬件推薦給渠道,打包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為醫院提供服務。
三動作加速中國醫療信息化落地
其實要說中國的醫療領域信息化并不是一個建設很成熟的市場,所以由英特爾牽頭,在2013年12月底成立了中國智慧醫療創新聯盟。現在包括華為、聯想、惠普、思科,包括很多軟件公司在內有17家成員單位。總結這個創新聯盟,可以說主要做三件事幫助中國醫療信息化落地:
第一、通過主流企業的合作協助國家制定相關的標準,畢竟標準從制定到落地,是需要有業界企業的參與。
第二、在移動醫療、數據中心、遠程醫療等三個方面著手幫助做技術的創新。
第三、通過產業合作,開展試點項目,去影響這個市場。
此外,Intel與這些成員單位一起撰寫了三篇文章,圍繞移動醫療,大數據和數據平臺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不同以往的是這些并不是推廣我們的產品而是具有借鑒意義的“干貨”。黃總介紹到說道:“我們在撰寫這個文章的時候,充分的從用戶方面出發,用戶的顧慮是什么?為了解決這個顧慮,廠商應該從什么方面去考慮?然后才是涉及的技術。”此外,“移動醫療好應用大獎賽”更是一個幫助中國醫療應用從創意走向落地,從設計走向現實的最好著力點。
從INTEL了解的情況看,近年來,移動醫療終端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的需求趨勢,隨著移動查房、移動醫生工作站在醫院的應用部署越來越多,平板電腦越來越受到醫生的青睞,醫生在其專業領域對平板電腦的需求成倍地增長。醫用平板電腦是專門針對醫療工作而設計的,集成度較高,有效避免了對設備的重復投入。此外,通過平板電腦,醫患雙方均可查看電子病歷、醫學數字影像等信息,還可監測各項指標、查詢藥物及價格,有效地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更重要的是,醫療機構和醫患信息需要運行在安全可管理的環境下,需要有強性能高穩定性的移動設備。采用英特爾平臺的商用平板電腦及其他終端設備,均是基于64位架構,可以運行最新且性能要求極高的復雜醫用軟件,而且具備并行運算能力,適合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和管理模式。無論是安卓還是微軟視窗操作系統均被支持。而企業級的安全和管理性,則確保在合規的使用者和使用環境下運行。這也是大多醫療機構不適合使用家用設備,而選擇專業設備的原因。
三階段定義可穿戴設備加速移動醫療進化
都說在移動醫療領域中,可穿戴設備是最具前途的技術領域,然而在炒作之余我們應該看到可穿戴設備乃至很多智能硬件背后具備的要點。要將可穿戴設備和移動醫療相融合,不可避免的要分階段的去落實,同時,黃總也認為加速移動醫療的落地可以從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讓每一個在身體上佩戴的設備不再是一個孤立的設備,能夠讓端和云進行互通互聯。因為信息化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整體的體系,應該是從端到云的整體解決方案。
第二階段、高度集成化的產品應用。像此前Intel發布的”夸克“芯片那樣,使得Intel可以給合作伙伴提供原來難以想象的功能。
第三階段、需求的逐步升級,將醫療服務跟遠端的服務連接更緊密。
而且,在Intel內部也做了適當的調整,專門有一個部門專注于互聯網的可穿戴。而且移動醫療的不是單獨看。醫院內的數字化醫療中,絕非是一個APP、一個移動設備交付的形式而是整個平臺的運營,醫院外則要要考慮類似O2O的服務,讓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最后,醫療可穿戴設備的發展過程來看,勢必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記錄身體信號-實現基本計算和傳輸-智能化穿戴”。這個過程肯定不會是一個公司能夠完成的演進過程,需要Intel這樣的技術供應商們一起構建起來的,畢竟醫療事關安全,小到個人大到社會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