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米談手機及配件產品的互聯網思維
2014-06-05 11:41:22 本站原創每個周二小米官網的搶購,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小米手機做成功了,小米的網絡營銷模式常為營銷人士在茶余飯后所津津樂道,也成為了各界企業爭相效仿的對象。在互聯網浪潮的席卷之下,各界企業都希望能夠乘風破浪,謀求更大的發展。
在手機行業里,很多廠家紛紛跟隨小米的腳步,做高配搞搶購,期望能夠在手機電商里分一杯羹。然而,表面的模仿,可能只是東施效顰,反而適得其反。小米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小米成功的背后都有什么呢?手機及配件產品的互聯網思維應該是什么樣的?
小米模式
2011年,小米手機在通過電商渠道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讓眾多國產手機廠商在為之眼紅的同時,也看到了電商渠道所具備的巨大潛力。
從雷軍再出山時,就千百次講過:專注、口碑、極致和快。這其實就是小米互聯網思維的主旨。
成功不是光靠一個指導思想,雷軍能把小米手機做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雷軍在互聯網圈內多年積累的人脈和影響力,以及小米手機針對粉絲團的定位。同時,通過MIUI系統,小米手機不僅把成千上萬的米粉聯結到一起,還基于MIUI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小米公司,除了小米手機這個基礎硬件以外,在小米商店里還有很多配套硬件和軟件可供選擇,這些都成為小米公司新的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小米公司通過把成千上萬的米粉通過MIUI聯結在一起,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他米粉在說什么,在做什么,在用什么,整個米粉群體就變成一個互相鏈接、很大規模的社群。
相比傳統的制造業,小米模式建立的是一個生態體系,商業模式是基于生態體系基礎設施服務上,而不是單純的賣設備上。這就好比小米公司是一個電力公司,它主要的收入來源并不是賣電表,而是收電費。
以MIUI系統為基礎建立的小米產品鏈,通過低價高配的發燒性價比產品,結合“口碑營銷”、“饑餓營銷”與“體驗營銷”的方式,成就了如今小米的互聯網神話。
既然小米的模式很難復制,那么手機行業又應該如何進入互聯網呢?如今家電數碼產品,做得最好的平臺是京東商城,一個B2C的電商平臺。
京東模式
日前,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收盤價為20.90美元,市值達到約286億美元。
京東商城是一個B2C平臺,在家電數碼的電商渠道,京東絕對是一家獨大。早在去年8月份,在易觀國際發布的九大電商平臺手機銷量市場份額報告中,京東就占比70.6%,排名第一。這意味著京東幾乎壟斷了國產手機的電商渠道,即使它們的官網也無法與京東媲美。壟斷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國產手機廠商的議價能力會大打折扣,極有可能會出現打壓手機供應商的情況出現。TCL集團副總裁、TCL通訊COO王激揚近日就表示,與大電商合作成本并不低。
也就是說,通過京東的渠道鋪貨,雖然在京東上可以獲得更大的銷售,但廠商的議價能力被京東壓住,也許有的廠家想薄利多銷,但是多銷的是京東,而不是作為上游的廠家。
無論是小米或是京東,做產品都是對渠道的一種把控,他們的做法更新穎,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他們都是通過自身的優勢來拓寬鞏固自己的渠道。那么傳統的手機及配件產品廠家應該怎樣發揮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呢?其產品的互聯網思維應該從什么地方著手呢?
自主模式
有這么一個平臺,它既有線下的分銷渠道,也有線上的貿易平臺,也就是時下所說的O2O,它是目前傳統行業進入電商的最便捷有效方式。對手機及配件產品來說,豐易購電商平臺就是這樣一個平臺。
那么,豐易購電商平臺體現了手機及配件產品的哪些互聯網思維呢?
首先,以雄厚的產業基礎聯合進軍互聯網。
產業自身需要一定的產業基礎,才能夠快速健康的發展,即使進入互聯網行業也是一樣的。像小米,如果沒有國內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又怎能做出高性價比的手機。因此,對手機及配件行業來說,進入互聯網也是需要依靠自身的產業基礎。珠三角屬于手機配件產業的制造基地,并以深圳和廣州為中心形成批發集散優勢。豐易購電商平臺正是在這個產業基礎中孕育出來的。
中華液晶城•中國手機大廈是豐易購電商平臺的實體支撐,地處廣州白鵝潭商圈,輻射珠三角。背靠強大的產業基礎,聯結各個廠家的力量,豐易購電商平臺猶如一艘航母,不懼互聯網這股大的浪潮。
其次,O2O+B2R的運營模式開路,使得廠商進入電商的路途更平坦、更自主。
豐易購電商平創新發展O2O新模式。以豐易購平臺為核心,全面推進線上電商批發與線下實體店鋪的無縫連接,對傳統電商平臺進行O2O模式外延,手機及配件的廠家既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打開銷路,同時以中國手機大廈為線下實體支撐,突破專業市場的傳統布局,通過中國手機大廈集會展經濟、商貿文化、行業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情景式市場集群,最終做到線上推廣打開市場,線下能落地,雙向優勢資源疊加!
豐易購電商平臺完美對接品牌工廠與零售終端,營造B2R全新模式!B2R平臺整合了供應商和零售商,憑借本身的資源優勢進行供應鏈和商業模式再造,有利于減少流通成本而讓消費者獲益。廠商作為供應商,直接面對的是零售商,消費者獲益就是零售商獲益,從而是工廠獲益。同時,平臺并不會像天貓一樣干預商家對商品的定價,商家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關于互聯網思維,并不乏標準答案:互聯網思維就是用戶心理與行為導向、品牌優先先入為主、殺手應用深度體驗、種子用戶黏度形成、口碑相傳直到雪崩、開放創新產業協同。其實還有更為晦澀的原始定義:所謂互聯網思維就是由眾多點相互連接起來的,非平面、立體化的,無中心、無邊緣的網狀結構。它類似于人的大腦神經和血管組織的一種思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