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危機漸去 市場發展回歸理性
2013-12-02 18:11:34 本站原創中國光伏市歷經多年繁榮,內部隱患被快速放大,終于在2012年面臨國際市場雙反調查之時,危機全面爆發,其中無錫尚德被法院宣布破產。在國家一系列救市措施發布下,2013年光伏市場回歸理性。
從目前來看,光伏產業發展已回歸理性,這種狀態也有利于國內市場大幅開啟時,產業避免再次陷入盲目擴張狀態。國內光伏市場大幅啟動在即,從風電產業發展至今所遭遇的瓶頸以及目前國內光伏發電所面臨的現狀來看,未來國內光伏發電加速擴容的主動力不在大型地面電站的全面興建上,而須依靠以屋頂電及離網獨立發電系統上。
目前,全國有近1/3的光伏裝機未上網,截至目前,中國大部分大型地面電站項目仍未開工,眾多項目所遭遇的一個共同難題就是無法及時拿到并網許可證。從國際市場經驗來看,分布式發電同樣可以緩解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此前以集中式開發為主,現在乃至未來應該逐漸向分布式光伏發電過渡,自發自用,緩解并網難題。
與此同時,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光伏組件價格的回升,部分光伏企業正逐漸恢復贏利,這也是整個光伏行業在經歷了三年虧損之后再次見到“曙光”。但這次“回暖”能持續多久仍有待觀察。
中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一個輝煌的發展階段后,自2008年開始,雖然仍在不斷擴展,但已經步入了低谷,在2010年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經過兩三年的調整,特別政府層面在2012年和2013年不斷出臺政策來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因此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光伏產業出現了好的轉機。
業內專家認為,要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光伏產業除了繼續享有較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幅度外,還應該把目光聚焦到降本增效上,這才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二是大型電站的并網消納問題,各個地方政府不應出現過度審批導致大型光伏電站無序發展的現象,需要進行有效控制;三是分布式電站的商業模式有待進一步成熟;四是需要打消投資者特別是商業銀行對投資光伏領域的疑慮,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