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探討LED照明補貼最佳方式
2012-05-27 13:45:47 本站原創LED作為新興產業,各地方政府早已相繼推出名目繁多的扶持政策和補貼政策,內容涉及資金、土地、科研、稅收、人才引進、設備購買等各個方面。其中,針對LED照明行業推出的政策就包括2009年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以及隨后科技部推出的“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不過,此前各級政府的種種鼓勵扶持政策,傾向于補貼企業而不是用戶,傾向于補貼政府工程而不是終端消費者。為完成招商引資,各地政府對LED上游芯片企業大都給予了巨額補貼及政府訂單的照顧。
目前看來,這種補貼方式收效甚微,壟斷上游原料供應的是美日韓和臺灣地區的LED大廠,僅補貼設備采購仍無法解決國內LED上游企業的核心技術問題。“十城萬盞”等國家扶持項目,也只能是擴大內需,使部分LED企業受利一時,并未從實質上推動中國LED產業的發展。
“這樣的補貼方式還逐漸引發另一個問題,鼓勵企業進軍上游、大量購買設備,產能鋪得非常大,但又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因此LED上游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現象。”齊魯證券分析師林建暉對記者表示。“以前因為投資芯片的多,買MOCVD設備的多,供貨特別緊張,現在退貨的倒是挺多的。”CREE深圳工程中心經理劉殿偉透露的細節,暴露了LED上游芯片廠商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達成了共識:出臺終端應用產品補貼及鼓勵政策是最有效推動產業自下而上發展的手段。
據了解,目前在國際上,也鮮有對購買設備進行政府資金補助的案例,但對民眾使用終端LED照明產品的補貼及鼓勵政策,卻有非常有效的效果。“這樣補貼的意義在于鼓勵高質量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以及讓最終端的用戶能夠放心購買到好的LED產品,這種鼓勵是從下至上的,對整個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會有很大意義。”張小飛說。
目前,業內人士已經就LED照明補貼的最佳方式進行了探討。德豪潤達LED照明事業部總經理丁龍撰文建議,補貼用燈時間長的專業用戶,不能僅停留在新的工程項目上,在照明產品替換項目上更應加強。杭州杭科光電副總經理蔣建忠則指出,政府補貼的商品質量務必要過硬,否則政府補貼的意義是負面的,“前幾年或許國內LED照明產品的質量還不成熟,現在國內一些專注于做LED照明產品的優秀廠家的產品已經跟國外的沒什么差別了。”對此,三星LED中華營業部總監湯乃斌認為,國內LED照明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如補貼門檻設定過低,易造成劣品泛濫、良品遭殃;如門檻設定過高,則不利于國內民族品牌的市場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