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新工具可減輕急診患者CT依賴癥
2012-05-19 22:20:20 本站原創據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一份研究表示,一種可記錄患者之前經歷CT掃描時的輻照情況的全新電子病歷工具有助減少可能對患有腹痛的急診病人進行的不必要的相關檢測。這份研究結果將于今天在急診醫學學術學會年會上發布。這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使用該工具后,患者經受CT掃描的機會減少了10%,而且住院的患者人數并沒有因此增加。該工具幫助外科醫生重新考慮用于全美國14%的急診病人的檢測所帶來的潛在的風險及利益。
在美國,腹痛是人們到急診室尋求幫助的最普遍的原因,每年有1000萬的急診病例來自于此。但是這種癥狀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門,有的可以簡單地用一劑非處方藥就解決,而有的則可能在幾小時內導致病危;有的是突然的一陣胃腸疼痛,而有的則是宮外孕;有的是因為便秘,有的則是因為快穿孔的闌尾;有的是因為疝氣,還有的則是類似克羅恩病這樣的慢性病的征兆。
這一復雜的診斷上的矛盾對立極大地影響了急診室醫生,使他們傾向于嚴重依賴CT掃描這樣的檢測手段,即使他們要將患者置于輻射之下,而關于哪些患者應該接受掃描卻幾乎沒有清晰的指導條例。使用CT掃描來診斷急診患者的方法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興起,至今其使用率已經增長了10倍。今天,14%的急診患者接受了掃描,這一數據被專家認為是保健成本不斷增長的推手。
“許多腹痛患者并沒有大的危險,但是一些病情是在我們看來可以在短時間內致命的病因名單上。” M.D.、賓夕法尼亞大學緊急醫療助理教授及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急診部的醫學主任Angela M. Mills說,“我們需要確認自己的診斷以保證患者安全,但是我們需要權衡進行類似CT掃描這樣的檢測所帶來的風險和伴隨的機會,即這樣的檢測確實會為我們提供那些我們不能通過其它風險較小的手段來獲得的信息。”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研究了一種嵌在患者電子病歷中的新工具,它向醫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來幫助檢查和權衡他們采取CT掃描來診斷患者的腹痛的決定。醫生們被問到,例如,他們準備做出什么診斷(闌尾炎、結腸炎、卵巢囊腫還是腫瘤),以及他們認為有多大的可能該患者確實患有該疾病。如果一個住院醫師提出進行該檢測,那么在患者接受掃描前這個要求必須要經由主治醫師同意。研究人員說,這些步驟看上去在敦促醫護人員重新考慮他們選擇檢測的決定方面發揮了作用。
作者們對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間賓夕法尼亞醫學部的兩所急診室所收治的11,176名患者進行了研究。在使用新的“問責工具”之前,急診室接收的病患中32.3%接受了CT掃描。采用新工具以后,這個比例降到了28%。在對多種復雜因素進行調整后,研究人員確定,通過將該工具建入電子病歷,患者經受CT掃描的幾率減少了10%。使用該工具以后,這些病人也不再可能會住院——而以往當診斷不清晰時,住院是在所難免的。
這一新研究完成后,該程序發布了一個加強版本,新版本還提供患者之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接受了多少不同的腹部成像檢測的信息,并采集有他們之前所有CT掃描的輻照記錄。Mills希望這些新增數據可幫助減少更多不必要的檢測。
“對許多患者來說,比如那些年長的或者患有癌癥的患者,這個工具或許沒能起到什么不同的作用。”Mills說,“但是,還有許多腹痛患者年輕、健康,他們患的病也通常不會威脅生命,例如腎結石,我們希望這個工具可以減少這些人面對不必要輻射的機會。”
未來,當電子病歷更加豐富,并且能夠在不同醫院間獲取時,她希望能有一個類似的工具可以用來獲取大量患者的過往CT掃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