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敢不敢快點兒?
2012-05-07 22:35:51 本站原創當3G無處不在的時候,當移動上網可以簡單實現的時候,無論是簽到(LBS),還是微博(包括切客、微領地等等都是如此)給用戶帶來一種新型娛樂享樂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手機移動上網(包括平板電腦的移動上網)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等車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即使吃飯的時候,喜歡擺弄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微博的流行更是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這種風潮。飯菜上桌,先拍照,再發微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在微博上能夠看到大量的這種案例。
這就是手機流行帶來的一種新型娛樂方式,當然還有平板電腦的推波助瀾,當3G無處不在的時候,當移動上網可以簡單實現的時候,無論是簽到(LBS),還是微博(包括切客、微領地等等都是如此)給用戶帶來一種新型娛樂享樂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手機移動上網(包括平板電腦的移動上網)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筆者也有這種切身感受,無論是UC瀏覽器還是QQ手機瀏覽器經常也會出現“噢,好像出錯了!”網頁打不開,令人郁悶。而最新的一個調查顯示:根據GSMA(全球移動通信協會)近日公布的報告,手機寬帶連接速度最慢的兩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和中國。相反地、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亞太地區和國家,手機網速均較快。截至2010年,印度和中國平均連接速度分別僅為19 kbps和50 kpbs。而日本和韓國,平均速度已達1400 kbps。對此,GSMA也給予樂觀的估計。GSMA認為,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印度運營商的移動寬帶平均速度將達到1037 Kbps,中國可達到1384 Kbps。但這仍然大大落后于其他國家——因為屆時韓國將達到4984 Kbps,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將達到5194 Kbps。
筆者觀察中國手機網速慢有幾個潛在因素。首先是客觀上國內手機用戶數大增,智能手機增長快速,移動上網漸漸被用戶認可,微博等無線終端應用方式越來越多,大量的無線應用造成移動互聯網的速度“變慢”。據國內三大運營商披露的最新數字,截止2012年1月份,中國的手機用戶數已達9.8758億,即將逼近10億大關。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2012年1月份的綜合移動用戶增長率為1.2%。中國移動的移動用戶數增至6.5544億,其中包括5394萬3G用戶。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數升至2.0289億,其中3G用戶數為4307萬。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為1.2925億,其中3G用戶為3870萬。Enfodesk易觀智庫分析認為,預計2012年將達11億1千萬。
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應用對于數據帶寬的需求,無疑將推動2G移動電話用戶大規模向3G群體過度。隨著3G用戶群體的快速增長,對移動互聯網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如果運營商不能解決好無線網絡速度的提升,那么將直接影響到無線應用的延伸,也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制約。比如手機視頻的拓展。事實上,雖然3G已經布局多年,但是在網點鋪設等方面還存在著差距,這也是3G和2G的銜接轉換非常多,在固有的網絡上,跑得用戶越來越多,但是速度卻沒有本質的提升,造成用戶在使用的時候速度感基本缺失,擁堵的網絡也自然就成為詬病的焦點。
其次,網速慢,資費貴,憑什么?!由于國內無線上網的速度不給力,很多用戶在購買智能手機的時候,特別關注手機是不是帶WIFi功能。因為資費貴,所以都希望能夠應用到免費的WiFi。現在很多城市都開始推介無線城市,也把此當作現代都市化發展的一個基礎硬件。不過,在布局WiFi的過程中,需要運營商提升自己的熱點布局力度。目前運營商在拓展WiFi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誠然,我國3G牌照發放遠遠遲于其他國家,是致使3G建設跟不上世界腳步的重要原因。3G目前還在做大量的基礎建設工作,用戶規模偏少,存在著很多覆蓋盲點。頗有意思的一點是,目前國內的手機市場,常常是最時尚的手機鋪天蓋地,但追逐新潮的消費者手里拿著當今最時尚、先進手機的同時,卻在享受著陳舊、老邁的移動互聯服務,網速慢也就罷了,資費還不便宜。3G布局不夠寬泛,無線WiFi熱點少的可憐,很多用戶還是停留在2G的網絡應用階段,這也就造成了“網堵”的問題出現。
最后,提速降費是最大的用戶訴求。運營商在加大3G網絡覆蓋的基礎上,要透明手機上網套餐資費,補貼千元智能手機,讓更多用戶享受手機上網帶來的樂趣。布局3G的同時,研究LTE、4G的布局,讓網絡平臺呈現階梯化,使用戶群跑在不同的道路上,分流用戶流量的階梯化呈現,這樣對于手機上網擁堵是一個解決辦法。不過,運營商在提供手機上網不同格局的時候,還需要在資費上不斷下調,真正涵蓋到更大的用戶層次和范圍。此外,就是加大城市WiFi熱點建設。政策上要給予更多的惠顧和引入多元化競爭,不要局限于某一個移動運營商在城市WiFi的建設步伐。要統一格式,統一標準,要讓手機終端用戶不選擇網路就可以享受到城市WiFi應用。這樣也可以分流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擁堵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