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八年,西門子為何重新拾起移動通信業務
2021-04-23 09:47:41 C114中國通信網近日,來自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德國電信和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宣布打造了覆蓋超過 100 萬平方米室內和室外區域的專網當天,西門子暗示了該公司正在打造獨立創建的 5G 基礎設施以及在工業市場內上實現 5G 更大野心的想法。報道稱,西門子將在主會場建立一個單獨的專注于工業應用的 5G 專網。
實際上,西門子的上述舉措并不令人驚訝,因為這一切都有跡可循。西門子一直在其位于紐倫堡的汽車測試中心進行 5G 測試和研究。它還在安伯格和卡爾斯魯厄的工廠創建了自己的 5G 專網基礎設施:在這些地方,西門子完全依賴于自己獨立開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西門子的電信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當時該公司開始制造電話交換機 (在這之前制造的是電報設備)。它和它的芬蘭同行諾基亞一樣在電信業的長河中存在了很久。同樣是老牌電信企業,西門子和諾基亞的命運也十分相似。
這要從它開始放棄手機業務開始說起。2005 年,西門子將其苦苦掙扎的手機部門賣給明基,并將其手機品牌授權給明基五年,這一交易被當時的媒體解讀為“蛇吞象”,說明在當時的市場中,西門子的手機業務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悉,明基是一家中國臺灣公司,在其德國子公司 (2006 年申請破產) 中生產明基 - 西門子手機。收購西門子的手機部門之后,并沒有給明基帶來業務上的增長,反而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
事實上,在 2004 年,中國手機市場就進入了“冰世紀”,但是西門子仍舊按部就班、因循守舊,推出新技術和新功能的速度總是慢人半拍,在瞬息萬變的手機市場只能被殺個措手不及。
如果把放棄手機業務理解為西門子的壯士斷腕,那出讓“諾西”的全部股份則讓西門子在通信領域徹底“喪生”。
2006 年 6 月,諾基亞與西門子將兩家公司的電信設備業務合并,成立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雙方各出資 50%,總交易金額高達 250 億歐元。2007 年 4 月,諾西正式投入運營,曾一度占據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制造商的寶座,僅次于愛立信。
2013 年,諾基亞將以 17 億歐元 (約合 22 億美元) 的價格,收購德國西門子公司所持諾基亞 - 西門子網絡公司的全部股份。收購完成后,諾基亞 - 西門子網絡公司成為諾基亞的全資子公司,而“西門子”從該公司名稱中去除,公司總部仍留在芬蘭。
此后的八年間,西門子在通信領域銷聲匿跡,直到近日西門子宣布進入 5G 專網領域的消息爆出,人們才回想起西門子也曾是通信領域叱咤風云的老牌廠商。
根據報道,西門子回歸移動通信領域的方向很明確,那就是 5G 專網領域。這其中的原因也顯而易見,對于智能制造而言,由于延遲、控制和安全性要求,部署在本地的專網最為普遍。
專為企業級用戶設計部署的專網能夠優化和重新定義企業業務流程,實現當前有線網絡和 WIFI 網絡不能實現的功能,對于工業用戶而言,這種專網能夠滿足生產關鍵應用在覆蓋范圍、性能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業務需求,是以工業 4.0 為代表的信息物理系統的基礎設施。
專網的戰略重要性在 5G 研發中得到了體現,在前幾代網絡中,專網只是公共蜂窩系統的附加功能,而現在能夠直接依靠 5G 網絡實現未來專網的要求。根據 Omdia 發布的《LTE 和 5G 專網跟蹤報告 ——2020 年第四季度》顯示,在所有 LTE 和 5G 專網公告中,工業垂直行業占 50% 以上。
有著 170 多年歷史的西門子在工業領域有著很強的實踐能力和話語權。如果一家已經在使用西門子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工業企業選擇 5G 供應商的話,那么很難說它不會重點考慮西門子。因為西門子可以利用其在工業市場的現有優勢,包括專有技術、客戶、技術和解決方案。每個人都在談論理解垂直行業的關鍵重要性,西門子在很大程度上會比運營商更擅長這些,從而能夠更好地為那些關鍵的工業應用提供服務。
眾所周知,德國是傳統的工業強國,多個工業巨頭密切關注 5G 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很早向 BNetzA 提出了 5G 專網頻率需求。2018 年 8 月,德國規劃了 3700-3800MHz 用于區域 5G 系統,其目的就是滿足工業自動化、農業以及林業等行業 5G 應用需要。
德國基于本國特點將專網 5G 作為發展 5G 行業應用的重要模式之一,為此特意規劃了中、高頻段頻率資源、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頻率管理政策和技術規范,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目前德國多家企業制定 5G 發展計劃,并提交了 5G 專網頻率申請。西門子也已申請了六個工廠的區域 5G 頻率,正在進行性能評估。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西門子在聲明中提到的基礎設施、產品和解決方案是什么,其商業計劃是什么,以及它將如何拓展市場。在這一點上,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細節來真正評估這一聲明的影響。但顯而易見的是,西門子正在利用自研的途徑來向 5G 專網邁進,移動通信領域的設備商和運營商或許將迎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