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頻譜知多少?
2018-12-07 09:46:55 C114中國通信網昨天,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發放了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也意味著5G商用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
無論是從技術側的頻譜利用率,還是監管側的市場再平衡,這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但并不是說這個方案完美,聯通和電信就面臨著TD-LTE清頻退網的煩惱,移動也面臨著接收的困惑。
頻譜資源是移動通信發展的核心資源,頻譜規劃是產業的起點,決定產業發展格局。
我們這邊裹步不前,國際上卻是高歌猛進。特別是美國和韓國,都紛紛宣布了5G商用計劃,開始大力培育5G產業。在5G商用上,我們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與其在實驗環境不斷測試,被動等待產業成熟,真不如放到現網環境,真刀真槍的用起來,用市場和需求來驗證并催熟5G產業。
2,頻譜分配符合現實與預期
從技術角度來講,100MHz的連續帶寬是體現5G網絡能力的基礎。所以,政府不會將頻譜進行過度分割,進而造成碎片化而提升產業鏈成本。從市場角度來看,基礎實力雄厚的運營商往往承擔著培育產業鏈的重任,而稍弱的運營商往往可以得到更為成熟的制式與頻譜。
中國移動無論是現網規模還是投資能力,都遠遠超過電信和聯通,如果再獲得成熟的3.5GHz,將會破壞現有的市場格局;所以,中國移動得到了產業鏈相對不成熟的2.6GHz。當然,中國移動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產業鏈成熟度。
當然,也不是說2.6GHz沒有好處。中國移動在2.6GHz上本來就有大量的TD-LTE設備,在5G建設中也將會有速度優勢。極端情況下,只需要對天饋系統和主設備進行升級,通過Massive MIMO可以大幅提高5G覆蓋能力,可以充分復用4G站址以及配套資源,獲得快速網絡部署優勢。
3,一個小尾巴,電聯需要清頻退網TD-LTE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4G初期,為了體現對TD-LTE的支持,我國將D頻段(2500-2690MHz)全部采用了TDD方式;而且,給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都分配了相應頻譜。初衷是好的,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電信和聯通并未充分利用該頻段,現網設備并不多,預估在萬站以內。
當然,利用率不高,并不是因為電信聯通不重視TDD,而是產業發展階段與市場需求決定的。那么,問題就出現了,電信和聯通什么時候完成清頻退網,又能從中國移動得到什么樣的補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