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網絡優化提上日程
2012-10-15 21:42:10 本站原創全球LTE蓬勃發展,市場機會巨大,發展潛力無限,截至2012年5月,全球34個國家的64個LTE網絡投入商用,包括6個TD-LTE網絡。在國內,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廈門6個城市建設了實驗網,且杭州在5月已經實現了試商用。隨著TD-LTE建設的快速發展,TD-LTE網絡優化也被提上日程。
TD-LTE網絡優化流程
TD-LTE網絡優化包括優化項目啟動、單站驗證、RF優化、KPI優化和網絡驗收等環節。單站驗證是指保證每個小區的正常工作,驗證內容包括正常接入、好中差點吞吐量在正常范圍。RF優化用于保證網絡中的無線信號覆蓋,并解決因RF原因導致的業務問題。RF優化一般以簇為單位進行優化,RF優化主要參考路測數據,RF分區優化時,各個區域之間的網絡邊緣也需要關注和優化。KPI優化包括對路測數據的分析和對話統數據的分析,用于彌補RF優化時沒有兼顧的無線網絡問題。通過KPI優化,解決網絡中存在的各種接入失敗、掉線、切換失敗等與業務相關的問題。
TD-LTE和2G/3G網絡優化的比較
TD-LTE網絡優化與2G/3G優化思想相通,同樣關注網絡的覆蓋、容量、質量等情況,通過覆蓋調整、干擾調整、參數調整、故障處理等各種網絡優化手段達到網絡動態平衡,提高網絡質量,保證用戶感知。
TD-LTE與2G/3G系統不同,導致系統優化中重選、接入、切換等各種過程涉及參數不同。TD-LTE系統的干擾與2G/3G系統的干擾來源也有較大不同,需要通過不同手段規避。TD-LTE的小區容量會隨著小區覆蓋增大逐步減小,優化需關注覆蓋與容量間的平衡。LTE性能嚴重依賴于SINR,吞吐量會隨SINR變差迅速降低。由于同頻組網,為提高LTE性能,主服務區范圍比2G/3G要求更嚴格。
TD-LTE網絡優化內容
TD-LTE優化內容主要包括PCI優化、干擾排查、覆蓋優化、鄰區優化、系統參數優化。
PCI優化
PCI干擾容易出現掉線、下載速率慢等問題。PCI優化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則:PCI復用至少間隔4層以上小區,大于5倍的小區半徑;同一個小區的所有鄰區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鄰區導頻位置盡量錯開,即相鄰小區模3后的余數不同。
干擾排查
根據干擾源的不同,干擾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內部干擾,包括GPS跑偏、設備隱性故障、天饋系統故障等。另一類為外部干擾,包括雜散干擾、阻塞干擾、互調干擾。
覆蓋優化
常見的網絡覆蓋問題是由于過覆蓋、欠覆蓋或覆蓋不平衡造成的,進而造成較低的接入成功率、較高的掉線率、較低的切換成功率以及較低的下載速率。無線覆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包括天饋系統的工程質量問題、天線選型、覆蓋相關參數設置的合理性、設備故障等原因。覆蓋優化措施包括檢查天饋安裝、調整天線的方向角和傾角、調整天線扇區波束賦形系數、檢修設備故障、檢查鄰區關系、調整參考功率等。
鄰區優化
鄰區優化,旨在提高覆蓋率,減少掉線率,提高切換成功率。鄰區配置過程中主要會出現如下兩個問題,鄰區漏配可能會直接導致掉線,鄰區多配不僅會占用鄰區配置的數量,也會影響測量的及時性,正確、合理地對鄰區進行配置十分重要。在優化中需根據地理位置、無線環境、KPI指標和測試情況對鄰區進行檢查和調整優化。
系統參數優化
目前TD-LTE進行優化調整的主要包括功率參數、PCI參數、切換參數、干擾規避算法參數、天線技術參數等。
TD-SCDMA的網絡優化為TD-LTE的網絡優化奠定了數據優化的基礎,很多優化思路都可以進行借鑒,但是由于TD-LTE和TD-SDCDMA的系統實現存在差異,所以優化的關注點、優化的調整方法等都存在不同。目前TD-LTE還處在試商用階段,隨著網絡建設的不斷深入,網絡優化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重要。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