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炙手可熱,在MWC成為鎂光燈焦點,手機晶片大廠高通、聯發科也都在展覽時間前后發表
5G技術進展,
半導體大廠
英特爾更秀出與中國大陸通訊設備商中興通訊的
5G基頻(Basebend)產品。
高通這次在MWC會場中,展示出以3GPP規范開發的先進
5G新空口(空中接口,
5G New Radio),其中包括適應性自給式TDD子訊框,支援較寬頻寬、基于OFDM的可擴增波形,先進低密度奇偶校驗編碼,以及全新彈性低延遲功能、與基于插槽結構(Slot Structure Based)的設計。
高通表示,
5G技術主要是因應新興消費性行動寬頻體驗,如VR/AR、連網云端運算等而日益增長的連接需求扮演關鍵角色。而高通的6 GHz次頻段
5G新空中介面原型系統、符合進行中3GPP規范的
5G新空中介面技術標準;此全球
5G標準將會運用6 GHz次頻段和毫米波(mmWave)頻段。
聯發科也展出
5G設備原型,并預計在2020年
5G商用化啟用時,就能發表相關手機晶片及數據機晶片。但對于2020年能否順利商用化,周漁君認為只能保持審慎樂觀。
周漁君分析,從觀察目前4G階段,電信運營商的設備剛剛布建完成,有些運營商設備甚至尚未全面到位,更別談成本回收,且以3G進步至4G所耗費的時間來看,
5G若要在3~4年內順利上路,恐怕只會有重點區域熱點式才會有
5G訊號的存在,但不論如何聯發科皆有信心跟上
5G的腳步。
至于
英特爾也宣布與中興合作,并發表應用在
5G技術的IT基頻(base band unit,BBU)。
英特爾表示,該產品是基于軟體定義架構和網路功能虛擬化(SDN/NFV)技術的
5G產品,并使用模組技術,同時兼容2G、3G、4G及Pre
5G等,顯示
英特爾將在
5G世代,重新站穩行動通訊領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