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爾裝配產品專家:自動駕駛為下線測試技術帶來挑戰
2018-06-27 20:21:57 未知5月1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聯合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開始施行。近日,騰訊和寶馬分別獲得深圳和上海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投身于自動駕駛領域的企業、推出相關政策法規的國家正在不斷增加。
杜爾裝配產品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新的試驗臺概念以及擴展和替換模塊,從而滿足未來測試的任務。杜爾裝配產品公司自動駕駛產品經理Martin Wagner指出,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是一個系統工程,一方面需要兼容多元傳感器,另一方面還需要根據客戶已安裝的試驗臺,做出需要新的試驗臺還是對現有的試驗臺進行升級的決策。也就是說,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公司也必須調整他們的下線測試系統。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保證車輛的自動化或自主控制,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傳感器的信息和數據被整合并進行實時評估,因此這些系統需要具備出色的兼容性,進而對標定裝置和測試系統的整體要求也在提高。
Martin Wagner同時指出,對于汽車下線測試而言,需要對測量工作進行大幅更改。也就是說,除了目前進行的靜態傳感器標定之外,還需要對系統進行功能測試。此外,需要更多的測量文件和調整工藝,以便在之后能夠對正確的調整進行驗證。“我們需要靈活、可擴展的下線測試方案,未來的汽車將能夠完全自動地通過試驗臺,測試無需任何操作人員,并且可以自動進行調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目前杜爾裝配產品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開發未來幾年提供給客戶的系統,定期與整車制造商交流,了解客戶對于測試工藝的要求。同時,在開發新試驗臺概念時與大學和駕駛輔助系統供應商合作,以便持續改進技術,應對未來的挑戰。
杜爾裝配產品公司正在進一步開發試驗臺的功能,以滿足復雜的未來需求
對于自動駕駛的未來,Martin Wagner頗為樂觀,他認為,目前部分自動駕駛的功能已經實現,測試的車輛能夠在使用過程中自行學習和調整,保證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和車輛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功能穩定性。但實現全自動駕駛,還有更多的路要走,只有在車輛和/或其各部件在組裝工藝中完美組合并且經過功能測試的情況下,這一目標才得以實現。可以說,對車輛的功能和安全要求越高,對測試系統的要求就越嚴格。
杜爾裝配產品公司預計2020年將出現高度自動化的駕駛系統,該系統可以監控自身功能并且在達到極限時將控制權移交給駕駛者。而到2025年,將出現全自動駕駛的車輛。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