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工智能=鴿子學習
2023-10-26 12:12:46 EETOP新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布蘭登-特納(Brandon Turner)與愛荷華大學心理學教授愛德華-瓦瑟曼(Edward Wasserman)合作完成了這項發表在《iScience》上的新研究。
以下是主要發現:
鴿子能完成范圍極廣的視覺分類任務
其中一些任務似乎需要高級的認知和注意過程,但計算模型表明,鴿子并不使用這種復雜的過程
簡單的聯想機制可能足以解釋鴿子的成功
特納稱,這項研究始于一種強烈的直覺,即鴿子的學習方式與計算機人工智能類似。初步研究證實了之前的想法和觀察。"特納說:"我們發現了非常有力的證據,證明指導鴿子學習的機制與指導現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原理非常相似。
鴿子的 "聯想學習 "可以為人類或其他靈長類動物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靈長類動物的思維通常由選擇性注意和明確規則的使用所引導,這可能會妨礙某些問題的解決。
人工智能=鴿子學習 (圖片來源:俄亥俄州立大學)
在這項研究中,鴿子接受了四項任務的測試。研究發現,在較簡單的任務中,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學會正確的選擇,成功率從55%提高到95%。在最復雜的任務中,鴿子的成功率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明顯提高,僅從 55% 提高到 68%。不過,研究結果表明,鴿子的表現與人工智能模型的學習表現非常相似。鴿子和機器學習者似乎都使用了聯想學習和糾錯技術來引導它們的決策走向成功。
特納在評論人類與鴿子與人工智能學習模型時提出了進一步的見解。他指出,有些任務確實會讓人類感到沮喪,因為制定規則無助于簡化問題,從而導致放棄任務。與此同時,對于鴿子(和機器人工智能)來說,在某些任務中,"這種試錯和聯想學習的蠻力方式......幫助它們比人類表現得更好"。
有趣的是,該研究回顧說,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在《致紐卡斯爾侯爵夫人的信》(1646 年)中認為,動物不過是野獸的機械--"機械"(bête-machines),只是順從有機反應的沖動而已。
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客的結論強調了人類傳統上是如何看不起鴿子的,認為它們愚笨。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最新的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成就依賴于相對簡單的鴿子式學習機制。
這項新研究會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產生影響嗎?那些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人和那些開發神經形態計算的人似乎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交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