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公布 營收已實現高速增長的曠視入選
2019-09-02 10:27:56 中國青年網自2018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全面落地,人工智能產業本身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物聯網領域產業升級的曠視,也于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作為首家IPO的人工智能企業,開啟了上市之路。
AI進入新階段,曠視收入連續超300%增長
招股書顯示,在業績期內,曠視的財務表現強勁。曠視的收入由2016年的6780萬元增至2017年的3.13億元,再增至2018年的14.27億元,2016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8.8%。截止2019年上半年,曠視的收入達到9.49億元。
曠視招股書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中,印奇談到,人工智能創新是一場無限游戲。營收高速增長的曠視“拿出更多錢”進行技術創新。據顯示,曠視的研發費用在過去三年分別為7816萬、2.05億、6.12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支出超過4.68億元,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
從以研發強度(研發支出占收入比重)衡量,曠視公司過去三年的這一數值分別達到了驚人的115.3%、65.6%和43%,而在今年上半年,該比重達到了49.4%。此外,曠視研發團隊超過1400人,在公司總人數的比重超過了61%。
研發投入與人才投入為曠視技術不斷在全球取得領先地位,提供動力。2017直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研發團隊在各項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2個項目的世界冠軍,如在2018年歐洲視覺會議(ECCV)COCO+Mapillary物體識別聯合挑戰賽中獲得四項冠軍。在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的兩項挑戰項目iNaturalist(涵蓋上千物種的細粒度分類挑戰)及Herbarium(識別植物標本中野牡丹物種的挑戰)中獲得第一名。
對技術創新的極致追求、對技術人才的積累,是曠視一直在堅持的。
跑贏AIoT戰場,原創技術是底氣
此次公布的曠視圖像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將基于曠視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和曠視強大的軟硬件整合能力,實現先進深度神經網絡在云端、移動端及邊緣端計算平臺的部署,推動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在圖像感知和智能傳感領域的創新應用。
據報道,曠視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自研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早在2015年,曠視就上線了自主研發深度學習框架Brain++。得以構建一條不斷自我改進、不斷更加自動化的算法生產線。Brain++使曠視能夠針對不同垂直領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豐富且不斷增長的算法組合,包括很多長尾需求。此外,它將促進以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時間開發出各種新算法。
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評選不僅是國家發展人工智能“三步走”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進入落地階段的重要體現。實際上,立足于自有原創深度學習算法框架Brain++,曠視依靠全棧式解決方案,為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AIoT領域賦能,并已取得不俗成績。
在個人物聯網垂直領域,曠視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占據逾60%的市場份額;在城市物聯網垂直領域,2018年,曠視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于中國100多個城市;在供應鏈領域,曠視2017年進軍智慧物流垂直領域后,迅速成為中國垂直領域的領導者,并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倉庫之一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上“深挖洞”,業務中“廣積糧”,彈藥充足的曠視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進入AI落地下半場,在產業賦能中創造價值。相信在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下,正在準備赴港上市的曠視科技,也將繼續深入研發針對人工智能終端領域的新技術,推動人工智能開啟終端新時代,面向國際市場展示中國AI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