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世通牽手商湯、寬凳、同濟大學,拓展在華合作伙伴生態
2019-04-25 09:45:56 雷鋒網在眾多的Tier 1廠商當中,偉世通走得最為投入,無論是當初從全能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瘦身快速切入自動駕駛領域;還是后續推出業界首個樂高概念的DriveCore,以及推出首款座艙域控制器 SmartCore ,都足見偉世通對未來投入的決心。
偉世通除了進行自我的研發以外,還注重盟友的經營和朋友圈的擴展。在今年CES上,偉世通和廣汽研究院、騰訊三方就智能化、網聯化展開聯合開發,并探索數字座艙領域的技術創新。
在今年上海車展,偉世通也積極地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偉世通的在華朋友圈
在這次上海車展,偉世通還拉來了AI 獨角獸商湯科技、高精度地圖廠商寬凳科技、以及同濟大學簽署了全面的戰略協議。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偉世通和同濟大學雙方將基于偉世通自動駕駛算法開發工具DriveCore Studio 舉行AI 算法競賽、落實人才培養計劃、深化學術交流等。由于DriveCore 是開放的自動駕駛平臺,可以讓自動駕駛軟件開發者可以進行開發、測試與驗證。
和商湯的合作則是聚焦在基于人臉識別方面。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偉世通與商湯科技將共同研發,將商湯的駕駛員身份識別、疲勞檢測、分心檢測等技術,與偉世通的SmartCore和DriveCore相結合,為滿足不斷提升的智能化人車交互需求。
和寬凳科技的合作,則是更多地就偉世通在偉世通在自動駕駛平臺在中國市場的定制化。
多方面的合作凸顯了偉世通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偉世通全球CTO Markus Schupfner表示:“中國市場是偉世通一直以來專注和深耕的市場,也是偉世通業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目前中國已占據偉世通全球收入的30%以上。在合資關系上,偉世通與中國上汽、東風、一汽和長安四大汽車制造商的零部件集團建立了合資關系,為其技術和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準入,在今年CES上,偉世通與騰訊、廣汽研究院三方將共同圍繞智能化、網聯化展開聯合開發和成果共享,探索座艙電子領域技術創新,共同開發的數字化AI座艙將于2020年實現商業化量產。偉世通還將繼續擴大在中國的合作范圍。”
自動駕駛的進程
除了盟友的擴建以外,偉世通也秀了一把在自動駕駛上的肌肉。
目前偉世通在自動駕駛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并建立了一支約230人的高效團隊,致力于自動駕駛的開發。
事實上,對于自動駕駛的路線發展,偉世通也有自己的判斷,偉世通全球CTO Markus Schupfner偉世通所選擇的道路是漸進式的道路,這其中涉及技術發展現狀、成本、政策、便利性等都是影響L4落地的重要因素。
偉世通首席架構師王凱認為:在短時間內,自動駕駛不太可能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這個行業需要時間進行沉淀。L1—L5之間是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因此,偉世通的選擇的切入方式是實現L3級的自動駕駛產品量產,目前偉世通旗下的自動駕駛平臺DriveCore,將在2021年進行量產。
自去年在DriveCore發布之后,偉世通也同時宣布了與廣汽的戰略合作。目前偉世通已經完成了廣汽項目L3自動駕駛DriveCore控制器A sample的開發,其中使用了三塊處理器,分別進行圖像處理、雷達與激光雷達信號處理以及最終的決策規劃,最終量產時產品在尺寸上還會進行精簡,預計將會明年進行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