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國產光刻機借殼上市,最新回應!
2025-08-13 11:49:42 EETOP近日,市場上有消息說,中穎電子可能成為“殼資源”,被國產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借殼上市。對此,中穎電子在和投資者互動時明確回應:“不清楚這些傳聞是從哪來的,大家還是以公司公告為準。目前我們只考慮和 IC 設計公司合作。”
官網顯示,中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于2012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中穎電子300327)。主營業務為自主品牌的芯片設計及銷售,并提供相應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售后的技術支持服務。主營產品為MCU(工業控制微控制器芯片)、BMIC(鋰電池管理芯片)和AMOLED(顯示驅動芯片)。MCU微控制器系統主控單芯片主要用于家電主控、電機控制、智能電表及物聯網領域。BMIC鋰電池管理芯片主要用于鋰電池的計量和保護。AMOLED顯示驅動芯片主要用于手機和可穿戴產品的屏幕顯示驅動。
從 2025 年一季報來看,公司營收 3.19 億元,比去年同期微漲 0.05%;但凈利潤不太理想,歸母凈利潤 1556 萬元,同比跌了五成多,扣非后也降了 47.8%。不過經營現金流還不錯,3754 萬元,同比增長近三成,EPS 是 0.0456 元。
另一邊,被傳要借殼的上海微電子(SMEE),主業是半導體裝備、泛半導體裝備這些高端智能裝備的研發制造,產品能用在集成電路、先進封裝、FPD 面板等不少領域。這家公司原本打算自己 IPO 上市,但受政策影響,2024 年 10 月主動撤回了申請。有意思的是,今年 2 月,上海微電子還剝離了部分業務,新成立了上海芯上微裝,據說這家新公司也計劃獨立 IPO。
市場上的借殼傳聞,和中穎電子最近的股權變動脫不了關系。今年 6 月,中穎電子公告說,原控股股東威朗國際及其一致行動人,要把手里 14.20% 的股份轉給上海致能工業電子(簡稱 “致能工電”),剩下 9.20% 股份的表決權也委托給致能工電,期限 24 個月。這波操作后,致能工電合計控制 23.40% 的表決權,成了第一大股東,原控股股東徹底退出。這是中穎電子成立以來,控制權第一次發生實質性變化,也意味著公司進入了地方國資參與的新階段。
股權變動后,不光中穎電子,海立股份、華建集團、上海機電、張江高科等公司,都被傳可能是上海微電子的潛在借殼對象。還有投資者關心,上海國資成了大股東,會不會幫中穎電子的產品打進更多國資控股企業?中穎電子回應說,控股股東的背景,確實能在部分業務推廣上幫上忙。
至于借殼傳聞到底靠不靠譜,目前還沒實錘,一切還得看公司后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