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A股軍工電子企業實控人——張亞被立案留置!
2024-03-13 11:38:41 EETOP3月12日晚間,思科瑞、國光電氣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張亞家屬通知,張亞家屬收到永清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張亞被實施留置。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有權機關向公司發出的關于前述事項的任何文件。
思科瑞則表示,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內控機制及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已對相關事項做了妥善安排,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專業團隊負責。
國光電氣表示,張亞在留置期間暫時無法履行董事長職責。根據公司章程規定,董事長無法履職期間由副董事長吳常念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的相關職責。
思科瑞提供軍用電子元器件檢測篩選服務,法人代表、董事長與實際控制人均為張亞。
國光電氣為我國微波電子器件主要科研生產基地之一,法人代表為李濘,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為張亞。
公開資料顯示,張亞出生于1969年,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碩士研究生學歷。2000年10月至今任深圳市正和興電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18年至今擔任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任成都思科瑞微電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20年6月至今任思科瑞董事長。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記者致電兩家公司進行詢問后,國光電氣證代辦人士表示,“公司查詢后發現被留置的地點可能是河北廊坊市永清縣,搜索出來只有一個永清縣。但目前公司仍未收到有權機關的任何文件說明,公司的信息來源也是根據董事長家屬(即配偶周文梅)溝通的。”
“董事長家屬是昨日晚間到公司來通知的,但具體的立案通知書內容,家屬暫未告知。公司在第一時間與監管方和交易所進行了溝通,擬發公告等事宜,但具體因何事被留置,目前仍不清楚。”
“本來公司法人代表和總經理是要出差的,但現在只能先取消。目前公司方面沒有派人前往,還是董事長家屬在進行溝通。公司是總經理負責制,董事長主要負責戰略方向等,對公司經營不會產生影響。”上述證代辦人士稱。
2020年6月,張亞捐贈1000萬元發起設立電子科技大學環宇國光教育發展基金,圖源:電子科大官網
天眼查顯示,新余環亞諾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國光電氣控股股東,張亞通過持有新余環亞諾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80%股份,并最終持有國光電氣50.79%股份。
此外,建水縣銓鈞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思科瑞控股股東,張亞通過持有建水縣銓鈞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49.43%股份,最終持有思科瑞54.91%股份。張亞最終成為兩家公司實控人。
天眼查數據也顯示,張亞目前總共在33家企業擔任法人代表、高管或股東職位,涉及電子元器件、通信工程技術、房地產開發、物業、教育咨詢等多個領域。
資料顯示,張亞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
2021年8月31日,國光電氣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市值約為73億元。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國光電氣下跌15.87%:
2022年7月8日,思科瑞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市值約為34億元。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思科瑞下跌11.91%:
2022年8月26日,振華風光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市值為168億元。張亞控制的深圳市正和興電子有限公司為振華風光第二大股東,2023年三季度末的持股比例為19.66%。
不過,張亞并不是國光電氣和思科瑞的創始人,其中,國光電氣始建于1958年,是我國主要的微波器件研制和生產基地之一。張亞是通過收購重組的方式,中途成為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一。
據報道,2018年5月,新余環亞完成對國光電氣的收購,張亞成功進入董事會,至今擔任國光電氣董事長。
從思科瑞招股書顯示,張亞是在2017年8月以貨幣認繳2000萬元成為持股40%的大股東,從2020年6月至今,擔任思科瑞董事長。
在IPO過程中,國光電氣和思科瑞曾引起諸多媒體的非議。
2019年6月,航錦科技曾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國光電氣98%的股權和思科瑞100%的股權,但最終該收購終止。
盡管實際控制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且為另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但從上市公司披露的履歷來看,張亞顯得頗為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