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與口罩究竟能不能防霧霾?
2015-12-01 18:44:15 n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有氧派
由于空氣污染擴散條件再度轉差,華北、黃淮一帶遭遇中至重度污染,局地嚴重污染,灰霾面積一度擴大到5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32個北京大小,接近法國面積(法國面積為55.16萬平方公里),北京城六區PM2.5濃度一夜之間飆升了7倍多。
路人大都佩戴口罩,行色匆匆。市區藥局販賣的防霾專用口罩被搶購一空,只剩普通醫療口罩。有些病人因為霧霾導致呼吸不足,引發心血管疾病。
如何治霾,這個問題柴靜女士都還在路上。咱今兒不說治霾,今兒有氧君給大家來說說防霾。
民間攻略一:戴口罩“過濾”空氣
VS
真相:用防顆粒物口罩,才有過濾效果
求證專家:
姚紅,防顆粒口罩國家標準起草者之一、職業健康及環境安全產品資深專家。
姚紅指出,要防范霧霾中的PM2.5等顆粒物,普通的紗布口罩和醫用一次性口罩,基本沒效。原因有二:一是過濾效率低,只能隔離大的顆粒如灰塵;二是它們與臉部不緊密貼合,顆粒物會從縫隙溜進鼻腔。
還有一種“活性炭口罩”,不能增加顆粒物的過濾效果,只用于減除異味。
對PM2.5具有明確防護作用的,是防顆粒口罩。它用特殊的過濾材料制成,從外形上看,它是立體結構的,佩戴時能罩住口鼻部,靠松緊帶將口罩與臉部密合。”
姚紅提醒:“這種口罩會有明顯的呼吸阻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可能不適合使用,佩戴前應先咨詢專業醫生。也不 建議兒童使用,因為這類口罩不是為兒童設計的,不能契合兒童臉型,很難達到預期的防護效果,它帶來的呼吸阻 力對兒童健康有沒有影響,現在也無法確認。”
“戴防顆粒口罩,不能完全消除霧霾帶來的健康風險。因為我們不能24小時都戴口罩,而且霧霾里除了顆粒物,還有氣態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口罩是不管用的。”
民間攻略二:用空氣凈化器對抗霧霾
VS
真相:理論上有凈化作用,實際效果未知
求證專家:
劉兆榮,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霧霾天,在家里開空氣凈化器有用嗎?人們最希望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一個明確的結論,“有用”或“無用”。但劉兆榮直言,他無法給出簡單的答案。
“根據不同的原理,空氣凈化技術有十幾種,每種都對特定類型的污染物有凈化效果。比如,常見的活性炭過濾, 可以吸附揮發性的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如煤氣熱水器、暖爐運轉時產生的灰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HEPA濾 網過濾,可以去除0.3微米以上的細顆粒,如煙霧、灰塵、細菌;光觸媒技術,可以去除甲醛、苯等有機物,以及 細菌、病毒等。”
但在生活中,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成分很復雜,除了人們熟知的PM2.5,還有一氧化碳、灰塵、螨蟲、霉菌、甲醛 等。每個家庭所在的城市環境、家庭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污染物也不盡相同。
劉兆榮指出,無論單獨使用哪種凈化技術,可能都難以應對這種污染狀況。為此,市面上很多空氣凈化器,會組合幾種凈化技術,力圖把室內空氣污染物一網打盡。但不同的技術組合,凈化效果如何,目前我國缺乏權威評估標準。
“其實最理想的做法是,找一家檢測機構,實地檢測家里的空氣污染物種類和含量,根據結果,選擇對污染物最具針對性的空氣凈化器。” ——但在很多人看來,這太費周折。更多人會被“防霧霾”、“防PM2.5”等凈化器的商業標簽所吸引。
“實際上,家里的主要空氣污染物,并不是PM2.5。”劉兆榮說:“現在有專門針對PM2.5開發的凈化技術,但是沒有相關的檢測標準。人們盲目選擇的結果就是,有些家庭恰好選對了,覺得凈化器很有用,有些選錯了,覺得買了也白買。”
民間攻略三:大不了就這樣咯
但這樣,真的好嗎?——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