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社會的大發展,大數據成為與自然資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醫療領域每天產生大量數據,不是以TB來統計算,就是以PB來統計。為此,廣泛開展醫療大數據已成為醫院方便患者的現實訴求。
大數據已經成為新發明和新技術的源泉。醫療行業正是大數據應用的重要領域,Kayyali B等人提出了大數據對美國醫療行業將產生重要的影響,許多潛在的價值正在逐步被揭示和顯現。國內學者鄒賀銼等提出,大數據將對整個醫療系統包括管理與診斷手段都會造成“創造性破壞”。“這種破壞”可能來自于醫療臨床診斷數據,如醫學影像、病歷統計、檢驗、診療費用等;也可能來自藥品研發、流行病學調查、發病機制、生理病理變化等。如何更好地開發和利用龐大的醫療大數據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醫療大數據對醫學研究的必要性
無論是疾病治療、臨床實效研究、新藥物研發,還是基礎醫學、醫藥衛生等,都涉及對數據的獲取、管理和分析。如何高效地利用現代醫學信息手段獲得人們所需要的數據,是決定現代醫藥學研究成敗的關鍵。當前,盡管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機構龐大,但仍存在以下問題:優質資源短缺、患者病情復雜、醫療費用高、醫生工作強度大。
然而,醫療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可以彌補和解決以上問題:(1)及時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醫生利用醫院間互通數據,結合患者具體的健康情況和既往病史,可盡快做出診斷,而且可以讓患者參與醫療全過程;(2)減少醫患矛盾。基于健康大數據的醫療服務提供了新的醫療模式,即通過大數據統計推斷或利用精準的生物醫學數據獲得患者特異的疾病通路,并依據通路對患者實行分組指導,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療;(3)節約醫療資源。通過大數據優化患者治療方案,避免重復診治;(4)提高醫療質量。通過對數據的有效整合,確保了良好醫療技術的有效發揮,滿足個性化醫療服務要求,保持了醫療服務的連慣性和及時性,推動了醫學研究、臨床決策、疾病管理以及醫療衛生決策等方面的轉變。
如何利用好醫療大數據
當下,由于醫療大數據呈爆炸式增長,加上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給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帶來一定難度。為此,需要醫療衛生機構從宏觀上進行管控,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完善的規范、標準和制度。只有從源頭上使零散和混亂的數據得到有效的整合,從根本上實行規范化和標準化,才能使醫療大數據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由于國家行政體制存在條塊分割,橫向縱向管理不一的現象,使得醫療大數據管理上比較混亂,缺乏統籌安排,各醫療機構在大數據的利用方面形成了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局面,數據孤島的情況較普遍。要想破解這一難題,就需要打破常規思維模式,大力倡導醫療數據共享,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做好調整和布局,解決技術難題,盡快立法立規,杜絕和避免數據孤島現象的發生。
發展趨勢
(1)從“概念”走向“價值”。醫療大數據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影響著社會的福祉,用信息學去影響醫學實踐并最終實現人群健康,這一點終究會得到人們認可,其價值也會逐步社會體現。
(2)醫療大數據催生和完善循證醫學。醫療大數據有助于循證醫學科學證據的生產,通過大數據對大量健康數據進行整合,可獲得可靠證據。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實時數據,完善“虛擬臨床試驗”生產證據。
展望
醫療大數據發展前景廣闊,是一個橫跨生物醫學、心理學、信息學、網絡科學、系統科學等諸多學科的新興交叉性熱點領域。如何使其能夠得到更好規范、管理和共享利用,是未來研究的一個主要課題。此外,還應結合臨床實踐做一些預測性的工作,充分發揮醫療大數據的優勢。只有牢牢的抓住這一點,解決好醫療大數據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改變醫學實踐的發展模式,最終才能實現個體化治療和群體性預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