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監測儀器市場大 成環保企業新賣點
2013-07-29 21:09:32 本站原創監測標準從PM10一下子提高到PM2.5,一批更為靈敏的空氣檢測設備開始投入市場使用。武漢市環保局介紹,根據上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國家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在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3大區域地區,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
今年7月1日,環保部網站發布通知,要求全國各省區加快推進空氣質量監測(目前以PM2.5監測為主)第二階段試點,并具體強調各地要積極自行籌措資金,加快推進開展空氣質量監測設備招標工作,確保116座城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第二階段監測實施任務。
根據7月1日環保部所發《關于加快推進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工作的通知》,盡管今年3月份環保部已印發《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但截至目前,全國各地仍存在進度不平衡的問題,不少地方尚未開展空氣質量監測設備招標工作。
同時,從《通知》所透露出的監測工作推進現狀來看,中央及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問題成為這項工作進度遲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知》指出:今年面臨國家財政體制改革,中央補助資金預計不能及時下達,致使尚有部分城市仍未啟動招標程序,監測實施工作進展緩慢。
申銀萬國發布的研究報告稱,PM2.5全產業鏈從前端、中端再到后端,涉及眾多細分領域:從前端的油品質量改造(生產線提升)、清潔能源替代(LNG替代燃煤)、清潔生產、脫硫脫硝,到中端的監測設備,再到后端的尾氣處理技術裝置、汽車尾氣催化劑、車用尿素,以及生活抗污儀器設備(面罩、家用除塵器)等。
另外,目前496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安裝的PM2.5設備中,國產儀器僅占15%的份額。我國迫切需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M2.5監測設備。根據去年12月剛剛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自1月1日起,我國74個城市已經開始進行全面的空氣質量監測。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要建設近1500多個PM2.5監測點位,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元。業內人士按照國內現有監測點的數目來計算,預計2012~2015年內,國內將有3000多臺的需求量。目前,占領大部分國內檢測儀器市場的是來自美國的公司,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價格高昂。為此,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氣監測設備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