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工業機器人產業 有待自主創“心”
2015-01-20 18:39:19 本站原創2015年剛開始,鄒今令便收到了一份價值2000萬元的代銷合同,一舉超過其名下機器人企業過去一年的訂單總額。這筆找上門的生意,來自江蘇一家大型廣告切割機代銷商。為了與鄒今令簽訂合同,這家代銷商終止與浙江一家同類企業數年的合作,并承諾有信心在未來數年,幫助鄒今令將產品銷量翻一番。
鄒今令的經歷,正在成為發生在東莞機器人企業身上的縮影。2014年被視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元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制造業基礎雄厚、技術改造需求龐大的東莞,機器人產業呈現出井噴式發展。
身處轉型爬坡越坎階段的東莞,在大力推進機器人換人的同時,也正面臨著從“換機器人”到“造機器人”的華麗轉變,并開始逐漸享受到智能制造這一質量增速所創造的發展新紅利。
市場
六成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嘗試
采用智能化數控自動切割機,不僅可以提高產品切割的精確度,而且還能為企業節省下大量成本和時間,不少制造企業紛紛找到了拓荒牛,有意購買“機器人”。截至目前,東莞全市已有六成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1月12日,東莞敏特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啟祥早早便出了家門,驅車來到松山湖高新區,此行的目的地便是鄒今令名下的機器人企業——東莞市拓荒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荒牛”)。
鐘啟祥的企業位于常平鎮,主要從事開關電源及低壓線性電源生產。來到松山湖之前,鐘啟祥對拓荒牛并不了解,僅僅是通過互聯網搜索及新聞報道了解到,這家公司有他所需要的設備。
“我想找幾臺數控自動切割機,要把這些小標簽按照不規則形狀切割出來,而且不要切到后面的不干膠,不然沒法撕下來貼在開關上。”一進門,見到前來的技術人員,鐘啟祥從背包里拿出一沓早已準備好的不干膠標簽樣品,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
鐘啟祥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的企業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都是采取傳統的切割工藝,每設計一個標簽,就必須到外頭找人按照標簽的形狀制作一個刀模,光等刀模到位就至少要費上一天的時間。
直到前不久,他從朋友處了解到,采用智能化數控自動切割機,不僅可以提高產品切割的精確度,還可以減掉刀模制作環節,為企業節省下大量成本的同時還不費時,他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拓荒牛。
鐘啟祥帶來的不干膠貼紙厚度很薄,要求切割精度控制在0.08毫米以內,不過鄒今令對此并不擔心。得益前幾年與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后工作站展開的產學研合作,拓荒牛的產品精度已經能達到0.02毫米,且發生故障率遠低于國內同類產品。這也是拓荒牛能夠吸引鐘啟祥等眾多制造企業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合作的根本所在。
只見技術人員拿過樣品,在一臺數控切割機調試一番后,僅用了不到10分鐘時間,切刀便按照電腦發出的指令,精準地將標簽切割出來。
“好,這個可以!我拿回去試一下,如果可以再過來下單。”鐘啟祥說,他初步打算購買幾臺自動數控切割機對原有部分工藝進行試點改造。如果試點效果好,后續還將考慮在其他環節使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設備,尋求更多地減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近段時間,陸續有不少制造企業慕名前來拓荒牛,也希望購買該公司生產的切割機。更令鄒今令感到興奮的是,近日他還簽下了一份價值2000萬元的代銷合同。
隨著全球國際化分工的周期性深度調整,中國制造業過去30多年高速發展所依賴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在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近些年來不斷提高的用工成本和制造成本。面對這一形勢,從傳統“三來一補”加工貿易轉型過來的東莞制造企業,都在謀求加速轉型升級的路徑。類似鐘啟祥般的轉變,已成為不少莞企的共同選擇。
在1月9日召開的東莞全市2014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上,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透露,截至目前,東莞全市已有六成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