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發力主流移動市場 你們準備好了嗎?
2014-02-21 19:55:50 本站原創ARM日前宣布針對2015年及未來快速成長的主流移動與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推出強化版具有更高性能和功耗效率的IP套件系列產品,包括處理器Cortex-A17、顯示處理器、圖形處理器Mali-T720 GPU和物理IP。
新聞發布會上,ARM全球市場營銷副總裁Ian Ferguson將未來手機市場劃分為三部分:15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場,各家廠商的核心策略就是不遺余力的降低成本;200-350美元之間的中端主流市場,該市場中玩家眾多,處理器方案將呈現“百家爭鳴”的景象;400美元以上則被視作高端市場,僅有三星、蘋果等少數廠商在繼續發展。而根據預測,主流智能手機市場自2015年起將以每年5億件出貨量的速度迅速成長,ARM Cortex-A17正是針對這一市場孕育而生的一款全新處理器。
目前,ARM針對中端主流市場出貨量最大的處理器為Cortex-A9,2013年臺北電腦展期間,ARM還推出了全新的Cortex-A12處理器,據稱已有超過20家企業獲得了授權。ARM方面稱,采用28nm工藝的Cortex-A17處理器在性能表現上較Cortex-A9處理器提升了60%(A12則相比A9提升40%),不但在功耗與面積方面更有效率,同時為采用CoreLink CCI-400高速緩存一致性互聯(Cache Coherent Interconnect)的ARM big.LITTLE處理器技術提供全系統一致性支持。也就是說,A17可以與A7共同組成更強大的big.LITTLE處理器,從而彌補了A9的不足。
根據規劃,A17初期會采用28nm工藝,后期進化到20nm。Ian Ferguson向媒體展示了一張幻燈片,詳細展示了歷代工藝帶來的芯片面積變化,以及晶體管成本(每1美元能買到的晶體管數量)。如圖所示,當前采用28nm工藝,晶體管單位成本最低(1美元2000萬個),而下一代的20nm只能做到和它持平,16/14nm的成本反而會略有增加。A17定位中端,對面積、成本更為敏感,28nm顯然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