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帖:CPU的相關知識
2015-09-27 19:47:54 technews電腦,是現代科技中,最直接影響人們生活的技術。我們常用的筆電、智能手機都可算是電腦的一種。然而,電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先前一系列文章中,已經介紹過 IC 的制造流程,電腦中的零部件大多是依循著這些流程制造出來的。然而,電腦究竟有哪些零部件?他們又是如何運作的?
首先,電腦有兩個重要元件,分別為 CPU 以及內存。CPU 負責做電腦控制,內存則做常用資料的儲存。也因此,大多數的消費者在升級電腦時,會優先升級這兩者。其他的零部件則還有負責進行圖形計算的 GPU 以及儲存大量資料的硬盤等。
CPU,全名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電腦的大腦。在電腦中,所有的指令都是 CPU 所下。它的重要性,就像是一間公司的全能經理,一個人便能完成多種復雜的工作,還會依照每個人的特性分配工作。只要有 CPU,整臺電腦都會在掌控中,穩定的運作。
因為 CPU 是電腦的大腦,當要升級電腦的時候,優先升級的其中一個零部件便是 CPU。因此,在電腦規格中,各家的規格也就會優先標注每臺電腦采用哪一家的 CPU,效能比前一代快多少等。
CPU 主要會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控制單元”、“算數邏輯運算單元”與“暫存器”。控制元件會依據程序的指令,控制算術邏輯運算單元以及暫存器的運作。算術邏輯運算單元則負責進行四則運算,以及布林邏輯運算。暫存器會儲存等待運算以及運算完的資料,此外還包含控制元件要接續執行的指令。下圖為 CPU 內部的簡圖。
目前,消費市場中最常見的 CPU 主要有兩大家族:X86 架構以及 ARM 架構。架構指的是電腦內部的設計以及實作的規范。像 ARM 以及 X86 就有不同的規范,影響兩者的實作方法以及效能。此外,架構可再細分成指令集架構以及微架構。
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是電腦指令的集合。ISA 就像是憲法,憲法只有規范大致的政府組織架構以及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剩下的就由法律補足。ISA 只規范 CPU 設計的規格,實際的實作方法則由微架構定義。
在 ISA 的規格中,只有要求 CPU 要支持哪些指令以及暫存器的大小。此外,支持的指令種類會影響控制元件的設計以及算數邏輯運算單元,因為控制元件是解讀指令,并控制算數邏輯運算單元的運作并將結果存至暫存器里。可以說整個 CPU 是依循著 ISA 而生。
微架構(Microarchitecture),則是定義要如何實作出一顆 CPU。如果說 ISA 是憲法,那微架構就是法律。微架構明確的定義了實作 CPU 要有哪些元件,以及運行速度還有運行順序。此外,一個 ISA 可以產生多種微架構并不斷地改版。就像法律會依循社會而不斷的變動,但是憲法不會一直變動一樣。
Intel 新一代的 CPU 就是透過微架構的更新升級。近期推出的 Skylake 就是一例,Skylake 和 Broadwell 皆為 14nm 制程且都是 X86 架構,但是因為內部的設計改變使得效能有所不同。采用 ARM 架構的企業,也會因微架構的不同導致手機芯片有不同的效能,這也就是為何一樣采用 ARM 架構但是四核心的 CPU 不輸其他間企業的八核心 CPU。
ARM 架構主要是由 ARM 這間企業擁有,他們不自行制造 CPU 而是采用授權的方式,讓其他企業得以依循 ARM 的規范制造 CPU,或由 ARM 直接銷售 CPU 的制造方法。因此,才會有這么多企業采用,擁有相當高的市占率。采用 ARM 的 CPU 主要有 Apple、高通、聯發科等,大部份的手機以及平板都是使用 ARM 架構的 CPU。
和 ARM 相比,X86 則是由 Intel 和 AMD 等企業自主設計以及制造,所以市面上的桌機或筆電大多是 X86 架構的 CPU。此外,由于 X86 尚未采取和 ARM 一樣的方式,授權其他廠商采用該架構,這也就是為何采用 X86 的企業比采用 ARM 的企業還要少。
然而,為何 X86 得以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非被 ARM 取代?主因是兩者早期在發展時,追求不同的目標,X86 主攻高速計算,ARM 則是主攻低耗能。因此,在市場上,會有低時脈雙核心筆電的 CPU 計算速度勝于高時脈 8 核心的手機 CPU 的情形發生。
由此可知,多核心或高時脈并不全然代表高效能,還會有其他的因素參雜其中。像是微架構的新舊版本之差異、內部電路設計的改進、軟件支持的完善程度等。所以當有業者強調高時脈或多核心就代表高效能時,不需全然接受,畢竟有多種因素會抵銷多核或高時脈所帶來的優勢。
但是,隨著技術的演進,現在 X86 和 ARM 都在朝向對手原有的優勢發展,低功耗 Core M 的問世便是最明顯的例子。接下來,這兩大架構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或許會越來越常看到采用 X86 的手機或是采用 ARM 的筆電。之后,這兩者會提出何種方案以應對,令人相當期待。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