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手機之死
2016-05-20 14:42:57 n英特爾將會顯著縮減在移動SoC(手機用的系統整合單芯片)領域的投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不會再看到Intel移動平臺新的SoC產品。但在傳媒 廣泛報道后,英特爾的新任高層,Venkata“Murthy”Renduchintala,出言表示:我們沒有退出移動市場,反而是在拓展它的定義,使 其成為與超過500億設備相互關聯的代名詞。
順道一提,他離開高通后所擔任的新職務很不好譯,那叫做:“客戶端與物聯網事業及系統架構組總裁”,對,這不像是個主理移動設備職務的職銜。
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聽你的,我不會反對我最優秀的員工。”英特爾的命運,就在喬布斯說出上面的一句時扭轉。
在iPhone和iPad初推出之時,一直有傳言指蘋果將采用英特爾的x86芯片作為處理器,而英特爾的Moorestown亦據說是沖著當 iPhone的處理來來設計的。然而,喬布斯打算為第一代iPad配上英特爾的芯片之際,當時還是蘋果員工、被視為iPod之父的Tony Fadell,指ARM遠比x86更簡單、更省電,并很激動的以辭職作威脅,阻止喬布斯采用x86。
最終,英特爾與iOS擦身而過,然后給他們留下一個世代的遺憾。英特爾是目前芯片業當中技術水平最高的公司,沒有之一。問題是在智能手機世代出現之 前,差不多絕大部的 PC 都采用英特爾的x86處理器,讓他們一開始靠x86輕松的賺錢,導致英特爾處理器的命運,也同時被綁在“x86”這條船上。
x86的先天原罪
x86是英特爾芯片基于“復雜指令集”(CISC),相比起他們的宿敵、ARM 所采用的“精簡指令集”(RISC) 來說,x86在功耗上先天就陷于劣勢之中。盡管英特爾本身在芯片技術上領導群雄,但他們就像一個象棋國手,讓了“車馬炮”再來跟ARM下棋:英特爾需要比 別人花更多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才能在移動領域接近 ARM 的水平──這也許就是為什么Fadell當年強烈反對采用x86芯片。
事實上,英特爾本來也有一條ARM芯片線:XScale,但他們在2006年把XScale賣掉后,他們就把整個移動芯片業務,押注在“事倍功半” 的x86凌動芯片(Atom)上。但當他們錯過了iPad的快車后,再被Android的移動快車推下深坑──當英特爾被iPad拋棄后,只能轉頭使用開 放的Android;但一眾手機生產商寧愿使用三星、高通、德儀甚至是英偉達的ARM芯片,也不愿考慮x86芯片。
落后在起跑線上
直到2012年英特爾推出Medfield芯片后,在市場上才首度推出了第一款Intel Inside的智能手機:Xolo X900,然后再與智能手機市占率甚低的華碩 (Asus) 一起抱團取暖,推出英持爾芯片的智能手機。但當在英特爾開始力追之時的2013年 ,Android的應用數字已經超越iOS,但這一堆應用絕大部份都是基于ARM指令集設計,理論上不能在x86的手機上跑。
不過,在英特爾致力于在智能手機上發力之際,其實已考慮到Android的兼容性問題而與Android合作推出優化(上圖)。他們曾向 Inquirer表示,英特爾的x86手機芯片能兼容95%的Android應用;但是,一般只用虛擬機的小型應用當然沒問題,但在跑原生應用時就會顯得 很麻煩。不少開發者就指出:跑原生應用時,不是開發者要主動支持x86,就是 x86 要犧牲效能去轉換兼容代碼,結果在他們在開發上一樣是“事倍功半”。
除了開發者事倍功半之外,英特爾的開發也變得更辛苦。本來是英特爾“好基友”的華碩,在早前傳出減少采購英特爾芯片,分析指原因是英特爾芯片的更新 速度,追不上高通以至聯發科的速度。如果說技術強悍的英特爾居然落后了,原因是他們老早就在在起跑線上落后,使他們的開發芯片速度也趕不上別人。
屋漏兼逢連夜雨
亦因為此緣故,英特爾在移動市場的推廣上,要比其他芯片公司做得更多,但回報仍然很少。筆者并不知道英特爾有沒有提供優惠讓華碩使用x86芯片,但華碩的智能手機銷量平平,故此對x86手機平臺也沒能帶來太大的幫助。
所以,英特爾最后甚至向深圳的山寨公司尋求出路:根據WSJ指出,英特爾在2013年淪落得要給中國的白牌(White-box)平板生產商,提供折扣、甚至是財政援助。這些白牌廠商表示:英特爾給他們提供的優惠,完全不像英特爾這樣的大公司所會提供的。
即使英特爾做到沒逼格,仍然難以力挽狂瀾。因為在2015年起,全球經濟環境變差,手機市場正在萎縮,高通和三星兩個芯片業巨人,在半導體業績上因為手機增長放緩而舉步為艱。英特爾呢?雖然數據、物聯網部門的營收繼續大幅度增長,伴隨的卻是客戶端部門營收下滑14%。
以后沒有x86手機
回到最初英特爾這個新總裁的說法,我們可以留意到在他的演辭里有一段很重要的說法:在革命之后,價值觀顯得不同。我們從以往的SoC取向,改為擁抱500億臺設備下的智能和連線的世界。這會為我們的客戶和股東,帶來巨大的價值。
也許,他們沒有放棄移動市場,但是他們一改“以往的SoC取向”,放棄了Broxton和SoFIA,等于在2016年放棄了x86的移動市場。
故此,他們從來沒有像以往一樣在智能家居或VR上高舉x86的旗幟,也盡管我們曾向英特爾投資的 Yuneec,查詢有關其無人機是否使用x86時,他們都不愿正面回應。
然而,當他們放棄在移動市場采用x86,未來的重點將會放于以下兩方面:
通訊技術,5G;
傳感器技術:RealSense。
但當PC市場日漸萎縮,智能手機的重要性遠超過PC時,這是否代表x86行將就木?在伺服器和專業市場的加持下,x86應該還能撐下去,但可能會在一般消費者面前慢慢淡出。那未來英特爾還會生產消費級處理器嗎?
英特爾不會想x86死掉,但他們很可能早就為x86淡出消費市場,而做好了最壞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