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重蹈諾基亞之路:我們沒做錯什么 但是我們輸了
2016-05-17 14:02:57 飛象網諾基亞手機業務已經”認命”被微軟收購。據可靠消息稱,聯發科正著手準備收購英特爾移動芯片業務,如果這一協議達成,英特爾則將告別移動芯片市場,此時的英特爾公司是不是也想像當年的諾基亞一樣問一句,我們什么也沒做錯,為什么我們輸了?
回顧諾基亞手機時,最讓人忘不了的就是諾基亞品牌被微軟收購時,其公司CEO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的一句話:我們并沒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關于諾基亞的成功與失敗,后世已經有太多評論,在此就不置喙了。總之,一代人關于諾基亞手機的記憶就這樣消逝了。
反觀英特爾,這個曾經是PC芯片市場的霸主卻在自己的主戰場—芯片市場被高通趕 超。誰能想到這才是英特爾噩夢的開始,英特爾在過去的三年內發力移動端芯片市場并投入了超過100億美元資金,試圖在移動設備處理器市場有所建樹。但是由 于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處理器市場幾乎毫無根基,英特爾不得不認輸,原定在2016年推出的移動處理器凌動產品線的兩個新版本會取消發布,據傳,英特爾已 經放棄對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芯片市場的爭奪。
知名博主孫永杰分析認為,英特爾三個政策失誤是導致其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失敗的關鍵原因,一是錯估了移動市場對于芯片的核心需求。他認為英特爾在 當時高估了自己Atom系列芯片的性能和錯估了移動市場對于芯片的核心需求。二是減緩了Atom系列芯片創新技術。 三是巨額補貼硬攻平板電腦芯片市場。
他表示,正是這種市場策略,直接導致英特爾僅在2014年移動芯片就虧損高達到40億美元左右,加上2013年虧損的30億美元,其總虧損達到 70億美元,由于去年英特爾將移動芯片部門并入了以PC芯片為主的客戶端計算部門,掩飾了移動芯片的虧損,但據稱,從2013年到2015年這三年間,英 特爾移動芯片業務的總虧損已經高達100多億美元。
筆者認為,移動芯片市場對于英特爾來說已經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次聯發科收購其移動芯片業務,也不能完全抱著悲觀的態度來看這件事,說不定對英特爾來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尋找新業務 轉型之路箭在弦上
諾基亞退出手機市場和阿爾卡特朗訊合并之后,除了鞏固自己原有的基礎業務外,還積極發展新業務,現在旗下除了有智能硬件設施外、還涉及VR等新領域。雖然退出手機市場,但是公司發展前景還是被大眾看好。
再看英特爾,經歷了裁員、管理層的動蕩、錯失移芯片市場之后,如今的英特爾可謂是傷痕累累。現在英特爾已經不再對移動芯片業務抱有幻想。英特爾 在聲明中也表示,取消移動芯片產品線的發布,是為了使公司有足夠的財力進行更加長遠的投資。分析師Jan Dawson認為:“英特爾未來會變得更加實際,將會把資金投入到更能夠獲得回報的領域。”
筆者認為,要想扭轉現狀,新業務的開發和布局是當務之急,轉型之路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英特爾也正在這樣做,云計算、物聯網、無人機、VR等新型領域都成了英特爾的發展目標。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斯塔西?史密斯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也說到, 英特爾正處在轉型過程中。
重點已轉向云計算和物聯網
英特爾在上一次財報中已經明確表示,將加速從一家PC廠商成功演變成云計算以及連物聯網計算設備公司。“雖然我們可能馬上聯想到有關現有的互聯網像智能家居產品,但是英特爾計劃是更高密度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英特爾表示。
某分析人士 認為,云是英特爾未來最重要的發展目標,同時物聯網產品可以讓其云和PC創造更大的價值,至于儲存業務則可順延至數據中心和物聯網領域。另外,英特爾手頭 上的5G關鍵技術和調制解調器業務也與云和物聯網密不可分。英特爾聲稱,未來其5G芯片將不只是針對移動設備,還可能包括PC、智能家居設備、機器人技 術、無人駕駛技術、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和企業級網絡等等領域。如此來看,5G的發展大有當年英特爾迅馳無線戰略的影子。
“隨著世界進入5G時代,英特爾將憑借我們自有的技術優勢而繼續引領端到端5G系統的交付,包括從調制解調器到基站,再到現有以及未來將出現的各種連接方式。”英特爾CEO科再奇說。
另外,英特爾也開始布局無人機和VR,在2016年的上海CES Asia上,英特爾想辦法將那些能夠展示前沿科技的合作伙伴都邀請了過來。如此舉動也暗示了英特爾進軍新領域的決心。
英特爾看中的這些新領域雖然都有作為的余地但是競爭也相對激烈,其中,更是不乏做得好的行業佼佼者。英特爾在這些領域姍姍來遲,是否還能闖出一片天地? 英特爾公司到底何去何從?
對此, 著名評論家洪仕斌說“對于英特爾來說,在移動芯片領域受挫并不等于失去所有,物聯網、云計算、5G的發展都是機會,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在其他領域避免重復犯錯才是最關鍵的。”
標簽: 英特爾諾基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