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談未來發展 不談AMD反看好ARM
2012-04-21 12:11:40 本站原創剛剛結束的英特爾財報電話會議中,服務器市場分析師發現中國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服務器芯片消費國。
今年一季度英特爾服務器業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主要原因是雙路服務器芯片E5-2600發布的推遲。當然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說今年的一季度相比2011年同期要少一個星期。
剛剛結束的三月份,英特爾預定銷售額129.1億美元,凈收益27億美元。不過銷售額只完成了一半,但是凈收益僅下降13.4%。即使算上額外的一周,英特爾的既定目標似乎也不可能完成。
數據中心及系統互聯事業部(專門為服務器、存儲及網絡設備制造處理器及芯片)銷售額達到24.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100萬美元,下跌千分之四,幾乎持平。但是數據中心整個部門營收卻下跌6.5%至11.4億美元。不含Atom處理器及芯片組,英特爾表示PC及服務器處理器及芯片組相比去年都在下降,然而平臺費用卻在不斷上升。英特爾表示一季度服務器業務受到硬盤短缺的影響,但問題目前基本已經得到解決。PC業務已經恢復正常。
在華爾街分析師進行的電話會議上,英特爾總裁兼CEO保羅歐德寧表示,隨著至強處理器更多的被用在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中,外加傳統市場及新興市場的不斷擴大,英特爾在數據中心到看到了持續的增長力。歐德寧還講到雖然3月6日正式發布至強E5-2600,但是早在2010年9月就已經給早期的用戶使用,用以滿足現代數據中心的需求。
“全球數據中心趨勢都在朝著利好方向發展”,歐德寧解釋道,“我們預期到2015年,互聯網流量會增加到現在的三倍,數據存儲需求增長約50%。然而在中國不是這樣的,過去五年,數據中心在中國的增長速度達到全球平均值的8倍,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服務器市場。”
這引出一個問題,中國何時會超過美國?
歐德寧講到,至強E5-2600處理器,其對應的平臺為Romley,處理器代號為Jaketown和Sandy Bridge-EP,相比2009年3月發布的同級別的Nehalem-EP至強5500處理器,出貨量已經達到后者的兩倍。
當年發布的至強5500處理器搶占了AMD在服務器領域的大部分市場,而且隨著新一代至強處理器的發布,服務器制造商投入更多的工程資源到這些新的至強處理器上,AMD將進一步受到擠壓,到那時,ARM服務器可能真正成為英特爾的對手。
英特爾預計會再推出兩款基于Sandy Bridge架構的至強處理器,其中E5-2400針對擴展性要求低也較便宜的雙路服務器市場,E5-4600針對較為便宜的四路服務器市場。我們都知道至強E7系列可以用于雙路、四路、八路服務器并且能夠提供更高的帶寬、更多的內存容量,但是它們也相對昂貴。至強E5-2400、E5-4600再加上針對單路服務器的Ivy Bridge新至強E3,以及當下針對數據中心的雙路處理器E5-2600將使AMD的生存更加困難,當然AMD還有一小部分市場,那就是需要更多線程及更多核心的應用,像超密集的虛擬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