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停產一年,全球損失有多大?
2021-04-14 10:47:01 EETOP鑒于美國對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一家獨大的風險的擔憂,日經中文網初略計算了如果以臺積電為首的中國臺灣的半導體代工廠停產1年的話,全球的電子產業的年度營收將減少4900億美元。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4月1日發布了報告,將上述內容作為“極端假說”提出。這一結論反映出中國臺灣企業在半導體行業強大的存在感。這確實令美國越來越擔心,為此美國總統拜登在近期提議國會撥出500 億美元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制造與芯片研發,以便盡快縮小對中國臺灣的依賴。
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全球電子產品產業的市場規模2020年為2.4萬億美元。雖然無法單純比較,但4900億美元的營收減少相當于其中的2成。
這里的4900億美元應該是指電子產業年度銷售額的直接損失,如果考慮連帶效應,比如車廠由于缺少芯片無法繼續生產等,那么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
代工領域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對亞洲依存的典型象征。集邦咨詢(Trend Force)的統計顯示,臺積電(TSMC)等中國臺灣企業在代工領域的份額達到64%。客戶包括蘋果等眾多美國IT巨頭。
美國高通等一直專注于尖端半導體的開發和設計,提高了在行業內的存在感。沒有工廠的高通等“無廠”企業能夠大行其道,是因為有臺積電等這樣的代工企業。日本企業也不例外,比如瑞薩雖然也有自己的芯片工廠,但是依然將其約3成的制造委托給中國臺灣的代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