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創新! 國產手機發展新要求
2018-06-22 15:39:53 未知回顧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的下滑,固然有市場需求飽和、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的緣故,但國產智能手機的創新匱乏、智能設備革命性新技術的缺失,無疑也是造成智能手機市場低迷的重要因素。自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手機廠商均向著針對細分應用場景的深度增強或以獨特買點對消費者需求進行培植而努力。北京時間6月20日凌晨,OPPO于巴黎盧浮宮正式發布旗艦智能手機OPPO Find X,同時宣布正式進入歐洲市場,進一步擴展OPPO海外市場業務,此舉也勢必引領國產品品牌的又一波出海熱潮。加之不久前聯想手機重返中國市場, 推出區塊鏈手機,且在6.18促銷期間有不錯的表現。充分說明智能手機市場正在醞釀一場轟轟烈烈創新潮。
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紅利退去,由增量市場轉換為存量市場,中國手機廠商為探尋新的發展機會,紛紛將視野投向海外。最新的《IDC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跟蹤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有量超過86%。而在海外市場,除亞太地區(不含日本)份額超過60%外,其余地區市場份額均未超過30%。由此可見,國產手機在海外的提升空間巨大。
而從價位段來看,"出海"的中國手機中,中低端及以下機型依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出貨量占比為87.9%。在海外市場,"中國制造"的標簽依舊會是"性價比"、"實惠"等。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王希認為:"針對海外市場,目前大部分的國內手機仍處在依靠性價比獲取市場份額的階段。在未來,中國手機廠商謀求海外發展應注重引領創新、保持戰略耐性、維護存量用戶等要點。
敢于踏出創新和引領的步伐
通過持續提升自身技術儲備與品牌形象,逐步將"中國制造"的形象轉換為"中國創造",進而持續提升品牌價值,品牌溢價能力,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保持戰略耐性
創新與研發需要大量投入,其收益效果并不能與走"性價比"路線一般,能夠在短期內立竿見影地獲取市場份額,但廠商應保持一定的戰略耐性,放眼遠期價值。
抓住本地客戶需求,持續針對性優化,保持并提升存量用戶忠誠度
國產品牌出海,更應根據當地用戶需求、渠道的變化與特性及時更新產品策略。同時,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帶來對品牌形象的持續提升,進而保持并提升既存用戶群對于品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