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紙板做VR 谷歌虛擬現實項目背后的故事
2015-06-02 21:25:27 未知谷歌(微博)副總裁 Clay Bavor
騰訊科技訊 6月2日,美國《連線》雜志近日撰文,講述了谷歌虛擬現實項目的來龍去脈,以及谷歌今后可能著眼的開發方向。
以下為文章全文:
大衛·考茲(David Coz)任職于谷歌巴黎辦事處,但他卻想在硅谷總部謀一份職位。
去 年春天,出生于法國的考茲出現在谷歌山景城總部,希望找人聊聊他的最新項目。“我帶來了原型產品和行李箱。”他說,“我見了10到15個人。”其中包括克 里斯蒂安·普拉格曼(ChristianPlagemann),他是谷歌的一位研究人員,專門負責探索消費電子設備的最新界面。盡管素未謀面,但考茲還是 給他看了自己的原型產品:一副用紙板做成的虛擬現實眼罩。
普拉格曼立刻就被這個創意迷 住了。“大衛給我看了那個紙盒,”他說,“我覺得這個創意太好了。”于是,他把這個奇妙的裝置帶給了谷歌的高層,包括CEO拉里·佩奇 (LarryPage)和工程副總裁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我說服他給我留下了一個紙盒。他后來回到巴黎,我開始四處演示。”普拉格曼回憶道。
兩 個月后,皮查伊在谷歌年度開發者大會的主題演講環節披露了這個項目,當大批程序員進入大廳時,谷歌員工向他們發放了數千個這樣的紙盒。在這樣一個各種新潮 電子設備匯集的場合,紙盒這種復古的東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一年過去了,這樣一款出人意料的低科技設備(它只是在常規智能手機外包裹了一層紙板)卻 在谷歌內部醞釀出了一個真正的虛擬現實項目,令谷歌得以涉足這個有望重塑科技格局的領域。
考 茲終于如愿以償地來到了硅谷。他和普拉格曼及另外一位參與開發Google Cardboard的巴黎員工達米安·亨利(DamianHenry)都成為谷歌虛擬現實團隊的一員。用他們的話說,這個團隊“規模超出人們的想象”。 12月,該團隊吸收了一組由史蒂夫·賽茨(SteveSeitz)領導的3D視覺團隊,這位華盛頓大學的教授開發的技術幫助微軟推出了全景照片應用Photosynth。
之前負責谷歌搜索引擎視覺設計的約翰·威利(JohnWiley)最近也加盟了該團隊。如今,他們正在開發高度復雜的虛擬現實技術,幫助谷歌與Facebook和微軟等公司展開競爭。
本周四,當谷歌虛擬現實團隊負責人克雷·巴沃(ClayBavor)在I/O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新一代紙板眼罩后,他還披露該公司正在設計一款配有16個鏡頭的相機,可以錄制360度全景視頻,同時還在開發一套軟件系統,希望通過眼罩將這些視頻轉化成沉浸式的立體體驗。
該公司稱之為Jump虛擬現實平臺,他們同時還透露,運動相機制造商GoPro將在今年夏天利用這項技術推出一款相機。然而,這似乎只是個開始,谷歌還在謀劃更為宏偉的計劃。“我們的野心不只是紙板眼罩。”巴沃說,“還有很多項目處于開發過程中。”
VR狂人
GoogleCardboard 的脫穎而出凸顯出谷歌與眾不同的運營模式。在巴黎,考茲和亨利任職于谷歌文化學院,那是一個專門方便博物館和其他藝術機構將展品放到網上展示的部門。而他 們的紙板虛擬現實眼鏡則是一個“20%項目”——谷歌的員工每周可以抽出一天規劃本職工作之外的新創意,大約占到他們工作時間的20%。
當 他們觀看一段用無人機拍攝的鮮為人知的YouTube視頻時,碰到了一些麻煩,并由此催生了這個項目。那是一段專為3D眼罩拍攝的立體視頻,但他們卻沒有 這樣的眼罩。不過,他們突然意識到,如果用臨時眼罩包裹手機,也可以觀看這樣的視頻——“你必須確保手機明白你的頭看向哪里。”于是,他們將這個創意告訴 了巴黎的主管,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觀看博物館的展品。
“20% 項目”之前就曾催生過一些了不起的產品,包括Gmail和AdSense,但即便對谷歌來說,將這樣一個來自法國的紙板眼罩變成人才濟濟的虛擬現實團隊, 仍然是一個極端個案。“這個項目去年曝光后,給了整個虛擬現實行業一記耳光——所有認為虛擬現實很高大上的人也都慘遭打臉。他們就像是在說:‘根本不用那 樣。’”曾經專門研究虛擬現實技術的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布萊恩·布勞(BrianBlau)說。
普 拉格曼是一名出生在德國的工程師,他之前曾在斯坦福大學從事過無人駕駛汽車研究。去年春天,當他把這款紙板眼罩展示給谷歌的智囊團時,有人建議他去找巴 沃。巴沃是谷歌的產品管理副總裁,負責為Gmail、Docs、Drive和Apps設計用戶界面。但在公司內部,他還有一個“VR狂人”的外號。
“我一直在嘗試虛擬現實和遠程呈現:如果不是同處一室,你我將如何開展這場對話?”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巴沃說道。他解釋道,他始終在嘗試這類技術。他甚至認為自己在12歲就開發了第一個虛擬現實應用:他當時使用了蘋果的Hypercard程序制作了自己家的一張全景圖。“當時沒有眼罩,那其實就是窮人的虛擬現實,但我的確認真思考過。”
在 巴沃的領導下,這個團隊將那些紙板眼罩變成了如今已經擁有100萬用戶的產品。布勞表示,這令Cardboard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虛擬現實設備。使 用谷歌的設計,任何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眼罩,只要將兩個鏡頭放進紙盒裝置的前面,然后把手機放到后面即可。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播放這些立體視頻,這些視頻從 兩個略有差異的角度拍攝了相同的場景,因此通過兩個獨立鏡片觀看時,就可以獲得立體感。
隨 著項目的擴張,該團隊引入了一些攝像頭設計師,還把賽茨和他的團隊招致麾下。賽茨保留了他在華盛頓大學的職位,但他大約5年前加入谷歌,幫助該公司創建了 一個專門的3D視覺部門。“他們當時告訴我,我想用聘誰就聘誰,想做什么項目就做什么項目。”他說,“那樣一來,我就能組建自己的夢之隊了。”之前,該團 隊已經在谷歌地圖的基礎上開發了3D照片,而且還在開發一款工具,讓用戶在照片拍攝完成后重新對焦。
巴沃拒絕透露谷歌還在Cardboard和Jump之外開發哪些虛擬現實項目。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該團隊正在開發一個專供虛擬現實使用的Android系統。盡管《華爾街日報》并未披露太多細節,但此舉表明這款系統將用于一批新的硬件,也就是用其他材料制作的眼罩。
生逢其時
谷 歌的虛擬現實項目使之與Facebook展開了競爭,后者去年春天收購了虛擬現實創業公司Oculus,并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Rift眼罩。然而,谷 歌還同時瞄準了與微軟Hololens相似的增強現實技術。除了眾所周知的谷歌眼鏡外,該公司最近還與其他公司一同向虛擬現實創業公司MagicLeap 投資5.42億美元。巴沃透露,他“深度參與了”這項交易。
增強現實系統在實景圖像的基礎上疊加了3D圖像。開發者希望,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提供全新的計算系統使用方式(例如,在你家的墻壁上打開一個Skype窗口),還可以改變你看電影、玩游戲的方式,甚至幫助設計師和工程師設計實體產品。
相比而言,虛擬現實則完全與現實世界隔離,將用戶沉浸在一個不同的地方,因此非常適合游戲、教育和培訓。上周四,谷歌發布了Expedition項目,能夠讓學校里的孩子在威尼斯和長城名勝古跡展開虛擬旅行。這也符合考茲和亨利最初向巴黎的主管匯報創意時的初衷。
巴沃表示,這是虛擬現實技術短期內的應用方式。但Facebook還將其視作一種全球化的溝通渠道,這仍然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實現,但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已經開始向著這個方向前進。“Cardboard是一個生逢其時的項目。”考茲說。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