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臺積電的28nm營收三級跳
2012-08-04 16:13:24 本站原創臺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表示,由于使用者對于諸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產品的功耗與效能要求日益嚴苛,因此促使28nm制程的需求量有增無減;臺積電透過中科十五廠產能調節后,已可較上半年提供客戶更多28nm產能,并同時加速擴大此一產品線的營收。
臺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指出,為進一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差距,臺積電明年的資本支出規畫目標將著重于20奈米產品線。
張忠謀進一步指出,與上一季相比,臺積電第二季整體營收成長近24.4%,合并營收為新臺幣1,280.61億元;其中,28nm制程的營收貢獻達 7%,且可望于第三季時倍增至14%,第四季則一舉攀升為20%以上,并于2013年超越40nm產品線,成為公司新的營收主力。
盡管臺積電戮力調節28nm產能已獲成效,但該公司主要客戶高通(Qualcomm)近日仍琵琶別抱,紛紛與三星(Samsung)、聯電、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晶圓廠進行產能合作,擴大其28奈米晶片的供貨來源。
事實上,挹注臺積電28nm產品營收成長不光只單靠行動裝置晶片,亦包含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業者。其中,賽靈思(Xilinx)于7月 19日宣布旗下首批采用臺積電高效能/低功耗(HPL)技術的Artix-7元件已開始正式出貨,此一28奈米系列產品將應用于可攜式醫療設備、掌上型無 線電設備與小型基地臺(SmallCell)等裝置,預計2013年第一季開始量產,預期可為臺積電挹注相當可觀的代工業務營收。
此外,臺積電20nm制程則預計年底時,產能準備即可到位,并將在2013年開始量產。
張忠謀強調,臺積電在20奈米系統單晶片(SoC)的品質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對于專注于行動裝置市場的客戶而言,此一制程技術將可大幅降低終端 產品的功耗,并且進一步提升整體效能。而明年的設備資本支出目標規畫的重點則將從今年的28奈米轉為20奈米產品線,預估將于20132014年開始大量 出貨。
至于16nm方面,預估在2015年開始量產,目前正積極發展16奈米鰭式電晶體(FinFET)技術,并且已與安謀國際(ARM)攜手合作研發,雙方將進行技術資訊共享與反饋,共同努力克服此一技術電路設計的挑戰,以因應未來應用處理器客戶的需求。
據了解,臺積電第二季先進制程晶圓銷售的營收占比為61%,其中40奈米產品線占28%,為目前的營收主力;其次65奈米產品線則占26%,第三則是占7%的28奈米產品線。而其他包括90奈米0.35微米等成熟制程產品則是瓜分剩余的39%營收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