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五大階段 需求驅動云計算
2012-06-03 11:08:29 本站原創“從20世紀提到金衛工程,還有新醫改,是整個信息化迎來了全面發展,大力發展的階段,這是一個方面。我們也是感到整個信息化也為醫療的行業提升, 效率的提升帶來了很多的價值,在我們交流交流就跟我們聊,在2011年整個門診量翻了三倍,整個醫護人員團隊有一點增長,但是也是增加了10倍的過程。” 說這番話的是,北京時代計世資訊有限公司云計算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分析師馬紅靜。
在第四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馬紅靜,她先是對現有的中國醫衛行業云計算市場情況做展示和分析,隨后表達了她對《中國醫衛行業云計算市場展望》。
沒有信息化的促進,沒有這樣的應用,是沒有辦法這么快的發展。另外,急診室與超人的微博,來自于一新醫生的呼聲,他們覺得醫療的聯網與遠程會診,包 括終端的服務器,統一標準醫療等等對醫療衛生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效益。所以說,無論是政策還是實際的一線應用者,大家非常期待醫療行業IT投入。
醫療行業與IT行業相輔相成
下面看到計世資訊的統計數字,2011年整個醫療行業IT行業投入151.4億,預估達到了109億的數值,增長率25%,在整個行業IT投入中增 長是比較快的。接下來看一下云,云是非常熟悉的了,大家是稱之為第四次信息產業革命,資源利用方式,可以不通過自己的構建部署,通過租用的方式,也有 CIO很形象做了比喻,云就是類似于所謂的共產主義社會,它是按需分配,按需調度這樣的狀態。
我們看這是云的基本三個層次,大家可能已經很熟知了,INS,PAS,SaaS,大家認識越來越深,虛擬化只是在INS的平臺基礎,會關注到 Paas和SaaS,在醫療行業它的架構除了通用模型以外還有自身特點,醫療云架構必須要適應整個醫院或者醫療機構的部門或者組織的架構的需要,另外它應 該基于開放標準的,這樣能更好的互聯互通。第二,它需要能夠節約成本,能夠適應低成本投入的架構,它的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特別強,對醫院的系統,數據安全 和系統安全是大家必須關注一點,這是我們云計算在行業里面架構的特色或者說特點。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是在2011年中國整體的前十大行業云計算采購的市場規模的分布圖,能夠看出來,我用了紅圈把醫療標了出來,醫療采購遠遠不能跟 政府、金融這幾大采購行業相比,它屬于中游狀態,104.71億,處于中游的位置。我們看一下醫療信息化,到底現在處的幾大階段,這是計世資訊為所有行業 信息化規劃的.
醫療信息化五大階段
我們分成五個大的階段,基礎應用階段、系統建設、系統整合、應用整合、價值整合階段。面臨眾多的系統,眾多的應用平臺需要整合,需要來做一個完善。 更多的是中小的醫院,因為我們看到在中國其實整個醫療機構,已經有90多萬家,可能接近100萬家,除了這些信息化具備一定的基礎的三甲醫院或者大型醫 院,剩下很多的中小醫療機構是衛生院之類的處于前面兩個階段。
所以根據他們不同的發展結構,我們也覺得醫療行業對云的需求驅動力,也是不盡相同的,但實際上,我們看一下這個是我們比較了全球和在中國,醫療行業 云驅動力的差異。從全球角度來看,其實左邊應該是安森卓做的分析,在全球他們強調醫療云帶來的便捷性和靈敏性,能夠更快的開發出新的服務,這是最大的驅動 力。
第二個節約成本。第三,更好的避免這些風險,他們包括了藥品之類的,比如說藥物的問題需要追溯,需要召回等等,云能夠快速通過物聯網的形式實現這 些,它認為云可以幫他控制風險,這是從全球來看,醫療行業在采用云的三大驅動力。在中國很多醫院醫療機構來溝通的結果,最大的驅動力是互聯互通.
因為我們也跟三甲醫院聊,他有一百多套系統,有些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可能是科室級的應用,它現在在醫院內部都沒有實現互聯互通,但是私有云可以做到 這一點,另外是節約成本,我們看到中國醫療的投資相對于全球來講,有一個差距,基本能夠達到整體的投資0.8%左右。全球基本上會在3%到5%,所以大家 要省錢,可以考慮到云的應用。集中化的管理,我們也看到國內的醫療機構整個IT團隊的人員相對于其他行業比較少。醫療信息化典型案例
下面是幾個典型的,目前可以稱之為醫療行業里面的場景國家大力推廣的區域衛生平臺也是最現實,最實際的,立刻能夠運用到云平臺的項目,國家在試 點,2012年在推廣區域衛生平臺,這種公眾健康病歷,主要連接是婦幼保健院、一些小醫院。如果通過云平臺管理它,實際上它能夠更好的集中管理,實行節約 成本.
因為很多二甲醫院連專門的IT人員都沒有,這樣確實是能夠更好的,更便利的推廣我們所謂的區域衛生的政策。還有就按需分配,這樣會更靈活,在部署新的應用或者新的服務的時候,無需把眾多醫院跑一遍,在云平臺就可以做了。
另外一個應用場景,這張圖是我們計世資訊總結目前的醫院內部的信息化的架構的圖,大家也看到,其實在一些比較先進的醫院里面,部署了眾多的系統,雖 然現在都是不斷在更新或者不斷的在上新的系統,也需要不斷的去維護,調整一些東西,如果我們把它放置到醫院私有云的平臺上,可能能夠持續新系統快速部署, 能夠打破現在所謂的數字的分析,也可以節約一些成本。
第三個場景,這會更多的是期待的場景,健康源,大家談大衛生的理念,它可能是把整個醫療健康行業里面產業鏈,醫院為中心,包含了主管部門,包含了醫 藥企業,包含了衛生防疫的企業,包含了醫療供應商,稱之為健康云大的平臺上,并且能夠為患者或者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是在預期之中,我們可以認為這是 混合云的模式,前面這兩種更多內網的私有云。
像健康云是一個愿景,企業的代表也有講,我們覺得有待于國家推主的政策包括新的標準的制訂,離統一稍微遙遠了一點。 我們覺得在整個醫療行業其實現在也有一些基于云全新的技術,比如說在它的里程是互聯網能夠提供這種管理,醫療設備的管理,這些設備都可以作為云的基礎,在 云的上面.
我們剛才看到很多人在談大數據,大數據可以運用很多領域,未來系統的集成,第三方的科研這樣的應用,包括我們看到的醫院里面的電子病歷或者全民的健康檔案等等,這個數據量越來越大,也會有更好的大數據方面的應用。
下面是移動,移動也是醫療行業的熱點,我們已經在很多醫院看到移動醫療,未來會擴展到更廣泛的移動終端的結合,也會更好的來服務我們集成的客戶,U 大眾。這是我們對整個中國醫療行業的云采購的預測,與2011年相比,我們剛才看到公共醫療平臺,包括有些醫院數字化私有云的建設,增長率很高,達到 44.68%這樣很高的高增長,我們2012年市場達到6.8億的規模,我們隨著云計算在行業的落地更好實現醫療資源的調配,更好服務每一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