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嚴格的保密要求讓供應商難以直呼其名
2022-03-08 08:38:48 cnBeta.COM《華爾街日報》將這種情況描述為,公司害怕在關系和服務方面提及"Big A"的名字,因為
蘋果的合同價值數億美元。除了明顯的潛在合同損失外,相關公司還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在2014年處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公司破產的一份法庭文件中,提出了關于保密協議的細節。對于每一次違反保密協議的行為,包括關系的存在以及商業秘密,GT將不得不向蘋果支付5000萬美元。其他供應商以各種方式處理與"水果公司"合作的隱蔽性,但最終結果也都是非常凄慘的。
裝配合作伙伴富士康在其最近860頁的年度報告中只在主要客戶名單中提到過蘋果一次,芯片代工廠臺積電在其年度報告中使用了兩次這個詞,但只是作為臺積電所持債券的發行人被提及,而不是作為客戶。
被踢出供應鏈的生產相機模塊的中國公司歐菲光在一份文件中說,它正在失去與一個"超越這些邊界的客戶"的業務,根據上文的經驗,這樣拐彎抹角去描述的客戶很顯然就是蘋果。
在2020年6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博通公司首席執行官Hock E. Tan通過暗示蘋果而不點名的方式來回避關于"從季節性角度看第三季度增長不足"的更多信息要求。Tan證實博通為"我們的大型北美OEM手機制造商"生產的"那些大型旗艦手機"提供芯片。
至于為各種蘋果產品提供屏幕的競爭對手三星,員工將蘋果稱為"可愛的對手"或"LO",然而反過來就沒有同樣的禮遇了,蘋果直接點名供應商為"三星"。
命名"三萬億美元的公司"并確認一種關系的效果可能是極其昂貴的,甚至在正式交易達成之前。2021年,蘋果公司與現代汽車公司關于可能生產"蘋果汽車"的談判,在現代汽車公司公開確認談判正在進行后,整個計劃轟然瓦解。
保密不僅僅是供應商的問題,因為員工也要面對類似的限制。隨著對公司內部泄密的打擊,蘋果公司對保密協議的使用甚至已經引起了國會的注意,因為它有可能扼殺員工的評論和干擾對違法行為的正常舉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