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观看-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99九九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

x

5G會是非常偉大的技術!兼駁5G將會徹底失敗一文

2019-02-27 08:08:34 最牛博弈
點擊關注->創芯網公眾號,后臺告知EETOP論壇用戶名,獎勵200信元

來源:最牛博弈 作者:老兵戴輝

好多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5G將是注定失敗的技術 》

這其實是篇老文章,以前的標題叫“無線通信產業前瞻”,注意到的人很少。

換了一個無比激進的標題,果然吸引無數人的眼球!之前有篇文章叫“不要狂吹5G了”,也引用了這篇文章的一些觀點。

 

看來自媒體是話不驚人死不休啊!老兵戴輝我要好好反省了。

 

老兵戴輝我前些天也寫了一篇文章“5G會重演當年3G的煎熬歷史嗎?” 前些天在多倫多科技塔的活動中,與電信界和學者研討。

圖注:多倫多科技塔5G論壇,Lester,戴輝,Caroline,Eddie

回到國內后,在廣發信德和金融圈也一起討論5G的未來,又有新的感悟??偨Y一下我的觀點。

 

1、3G其實是偉大的創新技術,改變了人類交流方式

這兩篇文章,都是以3G做例子,認為3G不成功,所以5G也可能不成功。

 

但這個前提本身就錯了,3G非常偉大,徹底改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

 

沒有3G的誕生,喬布斯定義的全觸摸智能手機就不會大賣,更不會有APP STORE這樣偉大的商業模式的誕生。

 

也正是喬布斯第一次大規模使用了基于ARMCPU體系。

ARM+安卓這樣輝煌的組合,使得中國的智能手機產業彎道超車,實現了騰飛。無論是華為、藍綠機、小米,都是基于這個偉大的新組合。

 

3G時代,微信誕生了,手機支付也誕生了,我們的生活嚴重地被改變。

 

沒有3G,也就沒有中國信息產業的今天。

 

 

2、4G是踩在3G肩膀上成功的。沒有3G的煎熬,也不會有4G的成功

 

3G終于找到盈利商業模式后,4G開始研發和制定標準,確實解決了3G在技術上的一些不足之處。

 

娘含辛茹苦將兒子喂大,然后兒子娶上了漂亮媳婦,過上了好日子。媳婦年輕漂亮,知書達理。老娘被歲月摧殘了皮膚壓根不會說英語。我們可以說:媳婦比你老娘更有能耐,所以娘的努力沒有價值了嗎?

3G的投資回報確實不理想,但如果和4G合在一起算,就不算差了。

事實上,即使到了今天,對于聯通和電信,電話基本上還在3G上跑,流量不少也是跑在3G上的。3G并沒有因為4G的到來而被放棄,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迭代關系。

3G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老百姓的自然流量增長養肥了4G,未來也能養活5G。

3/4G改變了生活,5G將改變世界。

 

3、5G從3G的多年煎熬中充分汲取了教訓,投資回報將大大改善

 

第一個教訓:標準要統一

 

歐洲推WCDMA,高通推CDMA2000,中國推TD-SCDMA,北美后來又推了WIMAX(3.5G)。大家的力量太分散了,各自為戰。

 

所以對于5G而言,即使是華為最大的對手愛立信,也堅定地說:要統一標準,形成合力。

第二個教訓:手機產業要積極推動

 

當年,運營商將3G網絡建好后,發現終端種類很少,無法刺激最終客戶需求。華為因此進入3G數據卡和定制手機行列。

而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5G終端,和當年3G發展之時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個教訓:牌照費和覆蓋率要求,要理性考慮

 

99-00年,拍賣3G牌照,費用高昂。英國發了5G張,價格在三四百億美元。給運營商巨大的負擔。這在5G中都會有效改變。一方面是國家不會竭澤而漁,另一方面運營商也會理智。

 

當年的3G牌照中還附帶有覆蓋要求,一般是對市區要達到百分之90以上的覆蓋率,這也是巨大的負擔。未來的5G牌照應當不會如此機械。

5G和SA獨立組網和NSA非獨立組網兩種組網模式。

有些城市可以只是對熱點地區進行覆蓋,就用NSA(非獨立組網)模式。比如要解決馬拉松出發區的容量問題,就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放上幾個5G基站,核心網絡還是用以前4G的。輕松搞掂,花不了幾個錢!

如果還要滿足廣泛的物聯網、無人駕駛和智慧工廠等,則可以選擇SA(獨立組網)模式,將5G打造成一張連續覆蓋的網絡。

 

4、5G的基站建設初始成本可控,微基站可根據需求逐步建設

 

一直有種誤解:5G要建設相當于4G的4-5倍基站,所以會虧損巨大。

 

2G時代,中國只有幾萬個基站,4G時代,到了近400萬個站。這是了不起的進步。

基站的最大覆蓋距離主要取決于頻點。

 

中國移動的5G試商用中提出了要用2.6G的頻點,這個和4G是一樣的,覆蓋距離和4G宏基站(大基站)也差不多。估計大概多建設20%的站址,就可以實現較好的連續覆蓋了。

 

日本和韓國的4G,宏基站的站距已經在150-200米了。5G如果同站建設,聽容易實現連續覆蓋的。

 

聯通和電信有3.5G的頻點,頻率要高一些。如果要連續覆蓋,5G宏基站會要多建一些,但也不遠遠不需要比4G多四五倍的基站。有傳說,聯通和電信可以采用非獨立組網(NSA)方式,并不用一步到位做連續覆蓋。

 

廣電現在手上有700M的頻點,如果廣電拿到5G牌照,極有可能使用這個頻點,那么覆蓋距離就遠了,比4G都要好得多!

 

當然,5G還規劃了30G以上的頻點,也就是毫米波。這個頻點很高,覆蓋會很小,也許只有幾十米,但是 頻譜寬度可以達到100MHz,因此可以提供極高的速率。這在低頻段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都被占得慢慢的,拿連續的10M都很難,更何況100M了。

 

比如酒店里開大會時,經常4G擁塞,WIFI又很不穩定。以后在會議室里放個5G微基站,就一了百了了。

 

這樣的微基站,可以幫運營商獲得例外的收益,為什么不建呢?如果能賺到錢,多建一些又有何妨呢? 

 

5、5G對家庭寬帶的替代和競爭問題

 

本世紀初,歐洲建設3G,主要業務就是賣數據卡。拿著數據卡,窩在家里用便攜機上網的人大有所在。 我2003年去歐洲,酒店的互聯網慢得出奇。

 

移動、電信、聯通、廣電,都可能會是全牌照運營商:固網+移動。

 

有些小區在建設時,就已經被某運營商圈掉了鋪設了網絡,其他運營商沒有辦法再鋪一套進入每家每戶的網絡。

 

有了5G之后,新來的運營商在小區里建設5G基站,就可以爭奪家庭寬帶用戶了。在你家里放一個5G的CPE(可以由運營商補貼),對外發出WIFI信號,家里所有手機平板電視PC都可以上寬帶了!豈不快哉?!

 

這個場景下,5G替代的并不是WIFI,而是寬帶MODEM。

 

在多倫多科技塔孵化器的活動中,我提醒大家注意ROGERS有套餐可以實現一家人共享4G數據流量。 由于每人都有手機,因此寬帶也不是必須的了。也許有一天,就像手機替代座機一樣,5G也可能替代家庭寬帶。

  

6、5G創新業務并不是夢,中國人要勇于挑起重擔!

 

中國的3G牌照發得很遲,無論是手機還是業務,都是跟隨西方學習的。

 

4G發牌早,我們就創造了小視頻這樣的獨特業務。

 

中國的科技創新,尤其是信息科技上,已經到了世界前列,我們不能倒下,因為大家都在看著我們。

 

未來5G上,可望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制造、VR/AR等業務將逐步發展并為大家所接受。

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結合在電力體系其實早就應用了,所謂“五遙”:遙信、遙測、遙視、遙控、遙調。

真正的無人駕駛可能還遙遠,但是“沿途可以下蛋”:無人物流車、無人礦山車、無人農用車等。

圖注:東南大學迷你無人巴士

鄔賀銓院士指出,工業互聯網有兩大場景特點。一是個性化,對比消費互聯網面向的十多億共性的網民,工業互聯網面向的不同企業都是個性的,連接的設備多種多樣,標準化難度很大。二是門檻高,工業互聯網涉及的生產設備多種多樣,業務鏈條長、模型復雜、需求難以清晰,需要技術解決方案持續的服務。另外,工業互聯網在性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快速響應、可靠性、安全性、資本需求都比較大。

在這個意義上,5G依靠其大流量、低時延、高可靠性,將成為非常偉大的技術!

 

再指望西方公司趟出成熟的商業模式,我們再“后發”,已經越來越不現實了。中國人應當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界責任。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喊出5G將失敗不用建設,就好像坐在家里哪里都不去確實最為安全,但也會錯失這個偉大的世界。

 

京華科訊桌面云在山東淄博稅務局推出了基于4G的桌面云業務,使用得很好。稅務人員手持平板,點一個APP,就可以登陸到他自己的辦公室電腦上,方便而安全地使用各種網內數據。

 

未來,大家不用辛辛苦苦趕公交了,在家里的PC/平板,乃至于電視上,都可以通過桌面云技術接入自己辦公室的電腦,而在本地卻不用保留任何信息,非常安全。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將極大地方便這項業務的推廣。

 

如果要開會,大家也可以戴上眼鏡通過5G來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好像大家都在你的身邊一樣。(就是所謂“5G直接和蒼老師互動”) 

 

7、編碼效率提升和提高頻寬,為什么不能暴力提升?

 

確實,從3G開始,編碼效率就已經接近香農極限了。5G無論是POLAR(華為主導)還是LDPC(高通主導)無限逼近香農極限,相比上一代技術上的提升就是幾個百分點。

 

5G能達到4G的十倍到百倍的速率,主要是因為一個頻點可以高達100MHz,因此能實現極大的帶寬。在這兩篇文章中認為,暴力提升頻寬不是英雄。我只能呵呵了,2G到3G,3G到4G,不都是主要通過提升頻寬來實現高速率的嗎?

 

GSM的2G時代,一個頻點只有200KHz,最高速率只有300多Kbps,CDMA就提高到1.25MHz, WCDMA(歐洲3G)直接提到5MHz,速率都呼呼呼地向上升。

摩爾定律帶來芯片算力不斷提升,使得我們處理更大的頻寬獲得更大的速率。難道這不是技術進步?!

 

回頭來說編碼,這就好像一場比賽,勝出哪怕1%,也是勝利。華為提出的POLAR碼,第一次讓中國人在最核心的編碼方式上占據了有利的位置。

圖注:華為渥太華研究所,POLAR從這里走向世界

每個連接乍一建立,第一個傳輸的都是華為推動的POLAR碼。這是皇冠上的明珠!

 

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經濟利益問題,還是博弈的問題。如果你有核心技術,就不用擔心別人說你侵犯知識產權而封禁了。

 

我們不能只顧一點,不及其余。 

關鍵詞:

  • EETOP 官方微信

  •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全部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桃花|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一级特黄国产高清毛片97看片|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黄| 天天鲁一鲁| a级午夜|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1九九|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全黄一级裸片视频免费| 国产手机精品自拍视频| 性欧美巨大| 黑人特黄aa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毛片| 瑟瑟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 91成人国产福利|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一区|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一级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日本三级a做爰视频东爱| 亚洲女教师|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尤物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一级理论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成年人在线观看网址| 免费a网址| 乱乳性高清| 免费黄色大片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香蕉视频网页版| 美女自抠|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 性欧美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