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FIUS阻撓博通收購高通的原因居然是出于對華為的懼怕
2018-03-08 10:39:38 n當地時間3月6日,高通公布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給高通的一封信,解釋了阻撓博通收購高通的原因:害怕收購削弱高通競爭力,使得華為等中國公司在5G標準制定方面的影響力擴大,而這將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預計價格在1300億至1600億美元之間的博通收購高通案,一旦完成,將成為科技史上最大的規模交易。周日晚間,CIFUS一反常態,命令高通將其年度股東大會推遲30天,而此時博通和高通的收購協議還未達成。
信件明確表明了以CFIUS代表的美國政府阻撓案件的原因,高通在通信科技領域領先地位的下降將影響國家安全是最主要的觀點,而中國在國際通訊標準制定中的競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高通長期競爭力和影響標準制定能力的下降將嚴重影響美國國家安全。”信函中寫到。“最重要的是,高通的減弱將會擴大中國在5G標準制定中的影響力。"
“中國公司,包括華為,已經在擴大其在5g標準制定中的影響力。比如說,華為增加了研發投入并擁有10%的5G核心專利。”信件中說。
“在華為和中國公司眾所周知美國國家安全威脅下,中國對5G的主導將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信件稱。
CIFUS表示,高通是電信業創新發展的全球領頭羊,而上述交易可能會削弱其地位, 特別是在博通使用“私募股權投資方式”收購高通的情況下。該委員會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研發投資減少,因為面臨注重短期盈利的壓力。
CFIUS表示,出于保密考慮,不能在這封信中就其國家安全擔憂透露太多信息。但該委員會稱,在某種程度上,有些潛在的國家安全擔憂可以用非機密的方式來描述;CFIUS指出,這些擔憂關乎的風險涉及高通與第三方外國實體的關系以及博通收購高通的商業意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這封信沒有詳細說明其所擔心的第三方外國實體。博通總部設在新加坡,但已承諾遷往美國。
高通和博通均在外國擁有大量客戶關系,尤其是中國。根據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2017財年﹐來自中國的收入占博通總銷售額的54%﹐占高通總銷售額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