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超小米成中國智能機第一:“龜兔賽跑”寓言重現
2015-10-23 11:12:39 n在中國龐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上,“烏龜”已經超過了“兔子”。
一項新的調查顯示,第三季度,炙手可熱的中國創業公司小米將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拱手讓給”了堅定走技術路線的華為,而且手機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華為超過小米
兩家公司排名的變化正值中國智能手機銷售停滯,以及大牌科技公司和新興創業公司推出多款低價高配手機“圍攻”小米之際。
競爭對手的手機吸引了像王維新(Wang Weixin,音譯)這樣的中國手機買主。王維新說,他曾經考慮過小米,不過還是購買了一部華為榮耀7,原因是這是一部廉價手機和華為的聲譽,“說老實話,普通人不太關心配置。但華為手機在我的朋友中口碑很好,而且我知道這是一個國際化品牌”。
小米手機出貨量走勢圖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當地時間周四發表報告稱,第三季度小米手機銷量下滑8%,華為手機銷量則增長81%。Canalys沒有披露具體的市場份額數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小米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15.9%,華為市場份額為15.7%。
小米年銷售量難完成
這些數據使得小米今年銷售8000萬-1億部智能手機的目標受到質疑。小米之前披露,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銷量為3470萬部,傳統的第四季度銷售旺季將有助于它完成目標。
小米稱,銷售滑坡的原因在于產品過渡,銷量將會反彈。小米8月中期發布了新款紅米系列手機紅米Note 2,9月末發布了小米4C。
小米公關主管托尼?魏(Tony Wei)周四在微博上發帖稱,“中國市場仍然足夠大。小米的重心是用戶體驗和產品創新,而非僅僅是追求耀眼的數據和市場第一的排名。”
小米還提到了國際市場的開拓。小米總裁林斌本周在WSJD Live會議上表示,自2014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以來,小米在印度的手機銷量已達到300萬部。
華為的“逆襲”
過去數年,小米使中國傳統電子產品廠商陷入混亂。網上銷售和搖滾音樂會風格的產品發布會使得小米身價迅速攀升至460億美元,成為中國身價最高的創業公司。
中國銷售疲軟加大了小米向消費者證明其身價物有所值的難度。Uber今年7月融資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在此之前,小米是世界上身價最高的創業公司。
作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華為,最近幾年在智能手機市場不斷強勢擴張。據多個研究公司的報告,華為已在今年第二季度,一躍成為僅次于三星和蘋果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而且,華為接一近半的智能機銷量均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海外市場獲得。
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消費升級
研究公司易觀國際分析師尼克爾·彭(Nicole Peng)稱,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向高價產品升級,而這種改變對華為有利。
華為智能手機
易觀國際報告稱,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了2.7%,出貨量跌至1.056億臺。能支付得起智能手機的中國用戶大多已經入手了一臺(甚至是多臺),現在他們希望升級自己的設備。在中國,價格低于200美元的智能機銷量近來一直在不斷下滑,第二季度同比跌幅高達28%。而價格在200至500美元產品的銷量,在同一季度卻上漲了22%。
上述研究公司表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282美元,而小米的平均售價則只有149美元。
小米發力海外能否再見效?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愈發血腥,小米今年已將目光更多地投向海外市場,同時該公司還在努力擴展到其他產品類別。研究公司IDC中國區主管凱蒂·富奧克(Kitty Fok)表示,盡管小米增速放緩,但她并不認為這家迅速崛起的初創公司會就此隕落。
“小米在海外的發展勢頭一直很可觀,”她說。“而且它們還有規模優勢,這使其對零部件供應商有較強的議價能力。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競爭優勢。”
中國市場的其他科技巨頭早就開始學習小米的“伎倆”,并利用學到的策略回過頭來對付小米。分析師稱,眾多的新機型外加密集的廣告轟炸幫助華為超越了小米。反觀小米,沒有大量的研發預算不說,而且它還缺乏華為等更成熟對手所擁有的銷售渠道。華為表示,其去年的研發預算總體高達66億美元。小米則并未披露其研發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