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頭齊出招 4G終端起“硝煙”
2014-07-09 20:18:29 本站原創伴隨著FDD-LTE牌照的發放,三大運營商在4G領域再度并駕齊驅。日前,剛剛獲得新牌照的聯通、電信紛紛開始新一輪終端集采,并陸續公布資費,加緊對4G市場的布局。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憑借著4G終端、網絡、資費的三重優勢,傳統運營商在與虛擬運營商的競爭中,將再度擁有絕對優勢。
近日,中國電信獲得了FDD-LTE牌照。在終端價格方面,中國電信將在700元以下以3G為主、通過定制和直補政策拉動規模增長,在700元以上以4G為主、希望以產業鏈成熟度更高的FDD-LTE終端后發制人。在布局終端市場的同時,中國電信還發布了4G資費套餐,該套餐每月59元起,包含500MB國內流量及100分鐘電話。這一套餐還包括了79元、99元、129元、169元、199元、299元、399元及599元多個檔次,最高可包含11GB國內流量和3000分鐘國內語音時長。
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的新一輪終端集采工作陸續開展,國內4G終端市場也逐漸成形。三星、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海內外知名終端廠商均推出了十余款支持兩種4G網絡制式的終端機型,“不僅僅是手機終端,三星最新上市的平板電腦等各類終端產品也支持多類網絡制式,以最大限度滿足用戶在不同環境中的使用需求。”三星方面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在線下實體渠道中,已經逐步形成了3000元以上全網通高端機、1000-3000元全網通雙卡機、990-1500檔千元機、600元及以上4G低端產品等四個層次的產品類型。
專家觀點
與虛擬運營商形成有力競爭優勢
“網絡、終端、資費的三重優勢,使得三大傳統運營商在與虛擬運營商的競爭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并將在市場中擁有更大的優勢。”相關行業分析師指出,在滲透率不高的背景下,終端仍是制約4G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傳統運營商發力布局市場。按照運營商的定制經驗和需要,覆蓋各價格層的終端一方面降低了用戶進入的門檻,另一方面更減輕了運營商定制或者補貼的壓力。與此同時,優質的4G網絡速度也成為傳統運營商搶占市場的利器。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正值傳統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揭開競爭大幕的時候,虛擬運營商方面相繼公布了資費標準,其除了取消復雜的資費分類,和優化流量資費套餐外,并沒有明顯的優勢。反之,三大傳統運營商卻是大刀闊斧地對資費進行改革。此前,中國移動和聯通分別公布了4G套餐資費;在獲得FDD-LTE試驗商用許可之后的第一時間,中國電信便正式公布了包括4G手機業務在內的新4G套餐資費,與3G資費相比流量多增兩倍,而價格便宜65%。此外,三大運營商流量資費也相繼取消了月末清零,并推出了資費贈送、免流量多重活動,使得4G資費套餐標準明顯下調,并吸引了大部分用戶的關注。
目前我國仍處于4G應用初級階段,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并沒有完全做好全面進入4G時代的準備,條件尚不成熟。尤其在終端上的競爭格局也尚未形成,終端產品價格依然偏高。比如3G手機最便宜的已經降到三四百元,而4G手機最便宜的依然在七八百元,尚不能達到大規模推廣普及的水平。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4G的逐步推廣,無論是對芯片行業還是手機終端廠商都將帶來巨大商機;再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發展,終端、基礎設施都將更趨于成熟,預計明年將會是中國4G用戶爆發增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