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更新,行業標準或將年底敲定
2017-03-02 22:59:32 n國際電信聯盟(ITU)和3GPP從速度、頻譜和通信延遲方面更新了5G的特性和規定標準,而且這些標準都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確定。
當地時間周日,在巴塞羅那舉辦的華為數字化轉型論壇(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um)上,ITU無線電通信管理局主任弗朗索瓦·蘭西(Francois Rancy)在5G創新峰會上表示,5G的主要特性和規定標準最后都將在今年11月的第5研究組會議上正式批準。
在當前的“國際移動通信(IMT)-2020”技術性能規定中,5G網絡必須能夠達到20Gbps下行和10Gbps上行峰值數據速率;同時要求其用戶體驗數據速率達到100Mbps的下載速度和50Mbps的上傳速度;對于增強型移動寬帶,延遲時間最大為4毫秒;對于高可靠低延時通信設備,其低延遲性需達到1毫秒。
5G網絡還必須能夠使得其最大移動速率對行人而言在0千米/小時到10千米/小時之間,對車輛而言,這一速率要在10千米/小時到20千米/小時之間,對高速交通工具而言,這一速率在120千米/小時到500千米/小時之間;且5G連接密度要達到每平方公里100萬個連接設備;下行峰值頻譜效率要達到30bits/Hz,上行峰值頻譜效率要求為15bits/Hz,區域通信量要達到每平方米10Mbps。
蘭西表示,其他尚未確定的參數包括能源效率、可靠性、控制面延遲和流動中斷時間。
3GPP SA2主席弗蘭克·馬德曼(Frank Mademann)也為5G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修正,主要涉及網絡切片(network slicing)對5G的重要作用。 3GPP SA2是一個致力于5G網絡架構服務體系層面的技術規范小組。
馬德曼在5G創新峰會上解釋道:“我們把5G系統定義為一組獨立的網絡功能,不僅考慮到了靈活性,還考慮了定制部署,尤其是可以通過網絡切片實現。”
據SA2最新的5G特性和功能清單顯示,5G網絡必須部署在虛擬化環境中;要有一個基于服務的體系結構來支持模塊化設計;要有一個共同的核心網絡,用以支持各種接入網絡;要支持IP和其他數據會話,并擁有一個靈活的QoS框架;要將他們的身份驗證功能與其他安全功能分離開來。
他們還必須有訪問控制和流動性管理政策和充電控制功能;必須含有IP會話選項或支持邊緣計算的服務連續性選項;支持來自4G網絡的交互和遷移工作;支持IMS應用程序提供語音和緊急服務;為內外部使用用戶顯示網絡容量和特性;支持通過非信任的非3GPP項目訪問網絡;還必須有一個公共預警系統和短信服務。
馬德曼表示:“網絡切片或許可以算作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分享或分離這些資源,為這些或多或少相互獨立的運營商提供多個網絡。”
德國電信5G架構主管伯克哈德·埃爾福特(Burkhard Alfert)表示,盡管聽聞3GPP正在研究網絡切片這個消息很令人振奮,但前路漫漫,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他表示:“我非常高興能看到SA2在這個舞臺上如此活躍,而且相比所有的這些其他技術,網絡切片一直以來都專注于‘切片’。另一方面,我認為網絡切片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推動的領域之一。”
本月早些時候,德國電信已證實與愛立信和韓國電信運營商SK電訊合作,提供其網絡切片系統,使得每個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切片可以跨洲連接。
雖然蘭西表示最終的頻譜段安排和詳細的無線電規范在2019-2020年前還沒能設定,但英國通信管理局(Ofcom)一直在推動著全球26Ghz頻段的協調統一。
英國通信管理局頻譜負責人菲利普·馬尼克(Philip Marnick)在華為5G創新峰會上表示:“頻譜是移動行業的命脈。我們堅信的最主要事情之一就是確保頻譜段不僅僅限于一個國家,實際上,頻譜段是可以盡可能全球性化的。”
因此,英國通信管理局正在調查歐洲的三個頻譜段——700Mhz頻段、3.4-3.8Ghz頻段和26Ghz頻段,并且它還為最后26Ghz頻段貼上了具有潛力成為全球“5G毫米波(mmWave)頻段先鋒”的標簽。
據英國通信管理局表示,26Ghz頻段對于頻譜共享而言也是一個黃金頻段。
他表示:“在英國,我們都是頻譜共享的忠實粉絲。我們需要生活在一個分享方式同時并存的世界里。而許多服務已經共享了26Ghz頻段。”
英國通信管理局本月早些時候在其英國5G頻譜更新中詳細表示:“我們支持這個頻段,也在積極推進這個頻段,希望將其作為全球統一的優先頻段,而且我們同國際電信聯盟(ITU)一同致力于與ECC工作組相關的國際工作,包括在對共存的研究中擔任領導角色。”
“這個頻段相比其他毫米波段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它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條例中已經有了一個移動分配,這將使得它可以為其他國家啟用5G項目。在國內方面,我們啟動了一個項目工作,關于如何在英國的5G早期部署中充分或部分使用26Ghz頻段的發展建議書。我們計劃在2017年上半年公開探討。”
在5G標準敲定之前,NTT DoCoMo和中國移動也都為其2017年期間的第二階段5G試驗草擬了計劃。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首席技術官劉光義(Liu Guangyi,音譯)表示,中國電信已經計劃在各地與多家公司開展5G的實地試驗,其中與華為的合作點在成都和上海,大唐移動和愛立信在北京,諾基亞在杭州,中興通訊在廣州。
此外,其第二期5G試驗將使用3.4--3.6Ghz頻段,使用100MHz的載波帶寬,并使用128天線的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同時中國移動也將在其今年的4G網絡中引入3D MIMO。
類似地,去年11月,NTT DoCoMo在橫濱港未來21區(Minato Mirai 21 District)進行的多用戶MIMO 5G試驗中,在4.5GHz頻段使用192天線,獲得了18.27Gbps峰值吞吐量,提前在年中部署了兩個5G試驗地點。
NTT DoCoMo 5G Lab副總裁兼總經理中村健弘(Takehiro Nakamura)表示:“從今年起,我們計劃進行大規模和系統級試驗,因此我們將調用5G試驗地點。雖然我們今年將采用專用技術標準,但希望明年我們可以采用復合3GPP標準的技術參數。”
從2017年5月起,NTT DoCoMo的5G試驗地點將在東京兩個地區啟用,Skytree鎮和臺場海濱,屆時將使用28Ghz和4.5Ghz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