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成年人玩具”:全資收購“平衡車之父”賽格威
2015-04-16 08:36:40 新浪科技4月15日,中國智能代步設備廠商納恩博(Ninebot)宣布,小米公司、紅杉資本、順為資本、華山資本完成對該公司8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同時,納恩博宣布全資收購全球自平衡車開創者賽格威(Segway)。作為一家年輕的中國成長期科技企業,納恩博收購擁有15年歷史的全球鼻祖企業,引發關注。
“我10年前就開始玩了,很喜歡,2008年還寫過一篇博客文章。后來,我們十分關注這個市場。我關心的是它可以耍酷,是非常好玩的成年人玩具,是不是短途交通不關心。”雷軍笑說。
雷軍的“成人玩具”
據澎湃新聞了解,此次融資,小米是最大的機構類股東。納恩博由此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將與小米結合打通智能研發模塊。而小米也在智能手機外,進一步拓展生態體系。
“我10年前就開始玩了,很喜歡,2008年還寫過一篇博客文章。后來,我們十分關注這個市場。我關心的是它可以耍酷,是非常好玩的成年人玩具,是不是短途交通不關心。”雷軍笑說。
在雷軍出場前,納恩博首席執行官高祿峰一直在鼓吹平衡車作為一種“創新短途交通工具”的市場。其稱,該市場價值可以達到千億美元以上。
納恩博集平衡電動車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于一體,產品在全球50多個國家銷售,且大部分銷量來自海外。高祿峰拒絕透露如今的估值。
安全性一直是平衡車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甚至賽格威的62歲老板騎著自家的平衡車掉落懸崖而身亡。如今,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明令禁止平衡車上路。“代步工具符合大勢發展,中國應該制定相關標準,來鑒定產品的安全性。”高祿峰告訴澎湃新聞。
不像其他小米生態鏈企業,納恩博并沒有走“低價銷售、服務賺錢”的模式。納恩博的產品價格比較高,單輪平衡車2000元左右,兩輪的要上萬,收購后的賽格威產品價格更高。
對于未來與小米合作的細節,比如要不要共同推出產品、定價如何,高祿峰均表示“不知道”。
全資現金收購平衡車鼻祖賽格威
當日發布會,雷軍、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華山資本主管合伙人楊鐳等中國頂尖的投資人全部到齊。
大佬齊聚一堂,宣布了一件更重要的事:納恩博宣布全資現金收購全球自平衡車開創者賽格威。4月1日,雙方簽署《股權購買協議》。
賽格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智能自動平衡的交通工具,并于2001年問世,2008年借助北京奧運會的契機進入中國市場。賽格威有100名左右員工。
收購后,納恩博獲得賽格威旗下三大產品系列的所有權、400多項核心專利,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經銷商網絡和供應商體系。兩個品牌均保留,未來雙方將在品牌營銷和研發技術上強強聯手。
高祿峰說,收購價格是保密的。不過他透露,賽格威融資超過4億美元,盈利情況良好。
“我們最早是在2014年2月郵件往來,進行了寬泛的交流。2014年10月進入日程開始收購談判過程。”高祿峰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是痛苦而漫長的過程,我們往返美國很多次,電話會議不計其數,要知道中美時間相差12小時。另外,中美對于收購的法規也不一樣。我們在品牌價值的理解是談判中最大的分歧。”
中國科技公司逆襲
“中國科技公司走向全球有兩種方式:一是自主研發,目前中國軟硬件工程師已經具備了很好的競爭力,最近幾年有長足的進步;二是通過收購、兼并海外公司,獲得知識產權和成熟的市場渠道,這是全新的課題,非常需要勇氣。當然,收購只是第一步,整合后能不能做到1+1>2才是關鍵。”沈南鵬說。
雷軍說,當納恩博團隊跟股東說想收購賽格威時,“我一秒鐘都沒有想,我就覺得這件事值得干,這是中國自信!”
中國的科技企業正在吸引全球目光。當天發布會上,又出現不少外媒記者。
雷軍自己的小米自身也是中國成長飛速的科技企業,其手機出貨量在全球僅次于三星、蘋果,估值450億美元。
在無人機領域,全球規模最大的公司已經來自中國。4月15日,福布斯文章稱,深圳大疆創新公司展開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億美元,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前陣子,美國著名科技媒體人、前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記者莫博士(Walt Mossberg)來訪中國,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印象大為改觀。“在來中國之前,我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印象還停留在像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但現在覺得,中國科技行業越來越多的品牌,將通過價格、產品品質,在未來的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莫博士記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