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利用“卷積神經網絡”來讓14臺機械臂相互學習
2016-03-15 22:01:25 n這個新方法展示了如何通過手眼協調能力來反復試驗機器人學習執行任務,和1到4歲的兒童通過觀察別人行為來學習一樣。
這個試驗方法的意義在于,今后機器在遇到從沒見過物體的時候,機器不需要人類調整程序,自己會找到取物的方法。AlphaGo也基于此原理。
據介紹,研究者每天訓練機器人從盒子里取出物品這個動作,經過約80萬次的試驗后,他們觀察到機器臂出現反應性動作。慢慢地,他們變得更擅于收拾物品,并 且無需輸入新的程序后就能夠自動調整自身以適應新的任務。這樣一來,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感覺運動技能差距就進一步縮小了。
外媒因而表示,此前談論機器人替代人類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人類依舊占據上風,因為我們才是那個創造機器人的角色。但如今看來,“奇點已然到來。”至少我們可以承認,奇點正在臨近。
所謂“技術奇點”概念是指,人類的科技進步速度是一個加速度,或者按照某些理論,是呈指數發展的,那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人類的科技的進步將會快到 這樣一個程度,在之后技術將會變得與之前完全不同,就跟數學上的概念“奇點”一樣,這之后的世界將完全無法預測。比如,人類從學會使用工具到進入農業時代 花了數十萬年的時間;從農業時代到蒸汽機用了上萬年時間; 蒸汽機到電氣時代,不過200年光景; 電氣時代到目前的信息時代,也就不到一百年。也就是說,機器人的發展也許即將把人類科技帶入到另一個世界。
不過當然,事物總是兩面的,如今即使機器具有了自我強化的技能,也還有許多科學家表示,如今的人工智能還沒有到達能夠超越人類的水平,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