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扎克伯格,16 位不留財產給小孩的大亨
2015-12-05 20:48:48 n億萬富豪的科技創業家之中,有的喜歡過奢華生活,但也有像FaceBook創辦人兼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一樣,選擇不留給兒女,將大部份財產捐出來做慈善。
自從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股神巴菲特發起的樂施契約(The Giving Pledge),呼吁富豪將財產捐出做慈善之后,簽署這項契約的富豪己經達到 138 位。以下是《Business Insider》整理出來 16 位將小愛化為大愛的科技業富豪。
蓋茲早已公開表示,不會將 849 億美元的財富全數留給 3 個小孩;根據報導,每個小孩應該只會繼承約 1,000 萬美元。蓋茲于 1994 年成立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并與巴菲特(Warren Baffet)一同提出“樂施誓約”,鼓勵其他億萬富豪捐出至少一半的財產。
凱斯于 1997 年成立凱斯基金會,希望能利用科技讓慈善活動更有效率。他除了創立 Revolution 投資公司、投資硅谷之外的新創企業外,也簽署了樂施誓約。
貝尼奧夫最近推出名為“SF Gives”的挑戰活動,看看科技企業能否在 60 天內為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募款 1,000 萬美元。他鼓勵其他企業采行他的 1 / 1 / 1 模式,亦即將 1% 的股份、1% 的員工時間和 1% 的資源投注于慈善。他和妻子亦以個人名義,向加大舊金山分校的兒童醫院捐款,總計達 2 億美元。
雅各布和妻子已經捐出約 5 億美元,給康乃爾科技羅斯福島校園、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圣地牙哥交響樂團等組織;他也簽署了樂施誓約。
歐米迪亞夫婦已經捐款超過 10 億美元,并于 2010 年簽署樂施誓約。福布斯估計,歐米迪亞的資產達 81 億美元。兩人亦將 eBay 股份捐給他們成立的慈善投資公司;在打擊人口販賣方面,他們也是最大的私人捐款者。
摩爾已捐出超過 10 億美元,并于 2001 年投入約半數資產成立摩爾基金會,將焦點放在環保、健康和舊金山社交。摩爾和妻子于 2012 年簽署樂施誓約。
身價達 129 億美元的馬斯克,已經將許多財富捐給再生能源、科學、工程教育、兒童健康等領域。他在 2012 年簽署樂施誓約,在特斯拉工作的年收入也只有 1 美元。
佩奇的想法十分特別。他曾表示,與其將數十億美元留給兩個小孩,不如將這筆錢交給馬斯克這樣的創業家,讓他們改變世界。
布雷克莉在 2013 年成為第一位樂施誓約的女性簽署者,計劃將大部份財富捐給專門協助女性的慈善機構;她相信,那會是報酬極佳的投資。
艾利森的生活相當豪華,但也在 2010 年簽署樂施誓約,承諾將 95% 的財富捐做慈善之用,特別是他的醫療基金會。
艾倫在 2010 年簽署樂施誓約,計劃將 172 億美元財產的一大部份,捐給保羅艾倫家族基金會,以及其他他有參與的慈善計劃,例如艾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
莫斯科維茲是 Facebook 的第 3 位員工,也是 Asano 的創辦人兼 CEO,更是最年輕的樂施誓約簽署者之一。莫斯科維茲和他的另一半,用他的財富建立了慈善基金會 Good Ventures。
桑德伯格和已過世的丈夫于 2014 年簽署樂施誓約;他們雖然沒有明確點出捐款目標,但從她的書《挺身而進》,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布蘭森在房屋數次失火后,理解到金錢無法帶來快樂,并于 2013 年簽署樂施誓約。他的兒子和女兒也都是慈善家。
哈斯汀夫婦于 2012 年簽署樂施誓約之時,他的資產只有 2.8 億美元;現在,他的身價至少達 16 億美元。哈斯汀曾任加州教育委會員理事長,對教育也十分有興趣;他們的簽署聲明亦暗示,捐款可能會用于教育相關領域。
扎克伯格在 2010 年簽署樂施誓約時,身價僅 60 億美元,現在預估已高達 468 億 美元。除了計劃捐出大部份的財產之外,扎克伯格夫婦也在 2015 年 2 月,向舊金山總醫院捐款 7,500 萬美元,讓醫院得以增加新的急重癥病房和手術房,并擴充急診室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