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帶一路中看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原來這么有玄機!
2019-04-09 10:58:24 物聯網世界
高峰論壇期間我國提出要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在“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中,中國要首先實現信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同時大力推動理念輸出,將中國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發展的能力、經驗和成熟模式形成信息化“中國方案”,與沿線國家共建共享,進而形成“世界方案”,共同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最終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最主要的是基礎的物聯網的發展,最近小編也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向大家展示目前物聯網行業的發展情況。
物聯網產業具有互聯網屬性
1)蘋果、谷歌和小米等巨頭用互聯網模式打造物聯網生態圈。
2)物聯網硬件的成長具有爆發性:滲透率增長將快于智能手機等傳統硬件,人均需求量也從一個增加至多個;物聯網硬件具有社交屬性,呈現病毒式增長;
3)物聯網給硬件、保險、安防等多個行業帶來全新盈利模式,補貼拉動下游需求。
物聯網細分領域商業模式
1)一般消費類具有時尚行業特質,硬件和運維服務可以實現盈利;
2) 醫療器械類可以從病患、醫生、醫院、藥廠和保險公司多方獲得盈利;
3)智能家居類可以通過硬件直接盈利、硬件及運維服務和平臺收費三種方式盈利;
4)游戲類的硬件和虛擬消費均可獲得收入;
5)車載類則通過精準營銷和保險公司補貼來獲利;
6)智慧社區、工業追溯等也各具不同盈利模式。
蘋果基于硬件發展來的系統用戶拓展至物聯網
蘋果的商業模式就是從布局硬件起步,打造軟硬件生態系統,并獲得廣泛的iOS系統用戶,再基于已推廣的iOS系統拓展至物聯網產業鏈。
軟硬件生態系統完善:無論是iPhone、iPod、iTouch還是iPad,蘋果的硬件產品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蘋果擁有卓越的硬件供應鏈管理能力,能夠打造產品的相關產業鏈,并且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強。此外,蘋果通過iTunes和AppStore打造了最完善的軟硬件一體化的生態系統。
iOS系統用戶基礎優質:由于蘋果的iOS系統流暢并且由于封閉而能夠保障安全性,iOS用戶數在今年6月已超過8億人。
基于硬件定標準做平臺:在優質用戶的基礎上,蘋果開發智能硬件,但盈利模式不限于銷售硬件,蘋果拓展的商業模式是基于智能硬件定標準、做平臺、獲數據。例如蘋果基于iPhone推廣CarPlay,基于AppleWatch推廣HealthKit。蘋果開拓智能家居的市場模式是搭建平臺,吸引霍尼韋爾、飛利浦、海爾等各廠商的智能家居硬件接入和控制HomeKit平臺。
谷歌從數據走向硬件顛覆性強
谷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數據能力,龐大的數據中心和先進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其它公司難以比擬的。此外谷歌更是通過XLab前瞻性地布局很多顛覆性的技術。
谷歌從軟件走向硬件的路并不平坦,最初通過自主研發推廣GoogleGlass以及多種智能家居產品,如智能電表平臺、GoogleTV、NexusQ、 andriod@home等。此后,谷歌開始收購智能硬件公司,例如2014年初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恒溫器、智能火警公司Nest,此后又以5.5億美元價格收購了家庭攝像頭提供商Dropcam。這兩家均以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的智能單品作為智能家居切入點,而谷歌也能夠幫助Nest和Dropcam更好地挖掘數據價值,雙方實現優勢互補。
小米積極布局物聯網生態圈
小米是智能硬件領域快速崛起的典型案例,其快速發展得益于強大的互聯網思維,定位發燒友手機并形成了獨特的粉絲文化,發展路徑也從供應鏈到渠道再到云服務。而在各大巨頭布局IOT方向后,小米不甘落后積極跟進。
小米發展物聯網硬件的商業模式是與有潛力的創業公司進行戰略合作,以投資式拓展為主。小米計劃在5年內投資100家復制小米模式的公司,實現快速布局物聯網產業鏈的目標。目前小米已經布局了智能手環、智能插座、空氣凈化器、智能家居等。小米在2014年底融資11億美元,巨大的現金儲備有利于加速其在生態圈的投資。
在未來物聯網硬件將爆發性成長!!!
物聯網硬件大大增加了人均需求量:智能手機整合MP3、相機等多個產品,是替代需求。而物聯網硬件并不替代現有硬件產品,是為個人健康到家庭、汽車乃至城市提供智能化生活的產品,是新增需求。
過去的硬件產品人均擁有量較少,例如:臺式電腦是多人共享,手機是每人擁有一個,而新型智能硬件由于功能更專業、產品更細分、營銷更精準,每人將擁有多個產品,包括手表、手環、血壓檢測、心率監測等各種智能硬件。
物聯網硬件具有社交屬性:在 移動互聯時代,具有社交屬性的產品呈病毒式爆發增長。人類的社交需求催生了QQ、微信、Facebook、甚至是彈幕的火爆,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3億人。根據Global web index統計數據,44%的人平均每天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超過1小時,甚至有18%的人超過3小時。
而不少物聯網硬件均基于或具備社交功能,例如智能手環Jawbone可以分享個人的健康監測結果,世紀佳緣的婚戀智能手環基于社交需求發展,車聯網企業上海語境汽車信息也是基于司機的社交需求而發展。
物聯網硬件的發展延長了人們上網時間,同時拓展各種盈利模式:PC讓用戶開始享受互聯網的服務,智能手機帶來了移動互聯網服務,利用了碎片化時間,并實現了大眾點評等O2O商業模式。物聯網更是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上網服務,大大延長了上網時間,并實現更為豐富的商業模式,這就是物聯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