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嵌入式養老遇見人工智能
2019-08-29 09:39:03 新民晚報人工智能+養老
“酷豆酷豆,請給我倒杯水。”在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演示照護家園的新“成員”。“開水有點燙,請當心。”只見在話語間,機器人妥妥地將一杯水送到人們手中。記者了解到,這是全國首款帶柔性機械臂的養老服務機器人,它用AI為親情賦能,為養老提供智能輔助服務;擁有智能語音識別、靈活的旋轉升降結構、V-Slam立體導航避障、持久續航、靈活的機械臂,可以在居家服務中執行家屬和長者的指令,實現陪護老人、智能下棋、娛樂、遠程情感交流和家庭安全監控等功能。
圖說:全國首款帶柔性機械臂的養老服務機器人。宋寧華 攝
在照護家園一角,一張看似普通的床位鋪設了智能床墊,聰明的床墊“大腦”在老人離床后,可以實時提醒護理員,還能及時檢測老人的呼吸、心率等,實時進行數據比對。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馬上發出警報,把“險情”發送給另一端的照護者和家屬。
打造15分鐘養老圈
據了解,這是浦東首家集24小時中短期住養、日間托養、居家服務、護理站和家庭援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嵌入式社區托養機構。如今,這個機構通過智能看護和管理系統,能及時收到長者需求、監督護理員服務;同時管理者可以通過系統數據,實時查看服務情況,建立長者個人健康檔案、擬定和更新日常照護計劃,并通過智能系統將數據推送給子女,讓子女在家中實時了解長者健康情況。既降低養老服務照護風險、又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照護效能。
陸家嘴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地處市中心,老齡化程度高,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加上多數老人的需求,居家嵌入式養老的需求較大。盡管這樣的機構只有30多個床位、容納20多名日托老人、90名護理員,但服務卻輻射到周邊1100多名老人。雖然老年人在身體狀況處于不同階段,但都能在這個15分鐘服務圈內獲得匹配的服務。
據透露,到今年年底,陸家嘴街道共將建成3個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涵蓋長者、日托、護理、康復和助餐等,人工智能的各種“神器”也將在這些場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