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s攝像頭單個像素尺寸減小是幾個意思?
2015-09-28 19:18:54 weiphone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已經發布上市了。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了,它的攝像頭像素已經從800萬升級到1200萬,你肯定覺得這是皆大歡喜之事,以前因為攝像頭像素太低而不愿意買iPhone的朋友這次該動心了吧。不過你沒有注意到的是,新機的單個像素尺寸已經從前幾代的1.5微米減小至1.22微米。這是什么意思?
今年在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上蘋果公司雖然沒有進行大量的重大升級,但是也有很多令人欣慰的升級,比如iSight攝像頭終于放棄了祖傳的800萬像素規格,升級至1200萬像素,跟上了主流市場的節奏。現在也許有很多朋友都興沖沖地奔著這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去買了新的iPhone。
但是如上圖所示,這是蘋果公司官網列出的iPhone 6s/iPhone 6s Plus和iPhone 6/iPhone 6 Plus的攝像頭規格對比,我們發現了另外一個不一樣的數據,即單個像素尺寸,這個數據已經從上一代iPhone的1.5微米減小至1.22微米。這是幾個意思呢?哪個會更好一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曾經我們都傻傻的以為只要手機攝像頭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質量就越好,但是隨著手機廠商不斷強調“降低像素個數,提高單個像素尺寸”之后,我們才對像頭的各種參數和成像質量有了新的認識。其實影響照片質量的不僅僅是像素數量,還有單個像素尺寸。一般情況下,專業相機的單個像素尺寸為4.0微米,而某些廠商的超像素攝像頭也有2.0微米。說了這么多,iPhone 6的1.5微米和iPhone 6s的1.22微米到底哪個更好呢?
1.5微米vs.1.22微米
傳感器拍照畫質的關鍵指標有清晰度、動態范圍(照片的最大允許明暗跨度)、噪點、色彩深度、色域這幾個要素。其中只有清晰度與傳感器像素數量成正比,其它幾項指標和單個像素的面積成正比。
一塊固定大小的感光元件上只能容納一定數量的像素,如果想增加更多的像素,只能選擇尺寸更小的像素點。而越小的像素點感光能力就越弱,像素之間的干擾越嚴重,成像的噪點也就越多,成像質量也會下降。所以,如果廠商總是單純的追求高像素,成像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這也是蘋果公司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使用800萬像素攝像頭的原因。
比如在iPhone 6上蘋果保持800萬像素數量不變,同時擴大單個像素的面積:iPhone 6的攝像頭像素直徑達到1.5微米,超過了絕大多數競爭對手;因此iPhone 6拍照的動態范圍、噪點等指標通常比對手更出色。
而在iPhone 6s上蘋果在感光元件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將像素數量增加到1200萬,將單個像素尺寸減小至1.22微米,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但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雖然像素數量增加,但是畫質水平卻有可能降低。iPhone 6的1.5微米和iPhone 6s的1.22微米到底哪個更好?你現在有答案了吧。
那么你可能會問,蘋果就不能夠在像素數量增加的同時不減小單個像素的尺寸嗎?當然在專業相機上這不是難題,但在手機上卻不一樣。手機本來就是移動設備,不能夠為了用大的攝像頭傳感器而讓手機失去它輕、薄、小的特點。而且傳感器尺寸的變大導致手機體積增大,與此同時耗電量也隨之增加。
蘋果為何如此?
當然蘋果還是從其他方面采取了“補救措施”,所以我們也沒法輕易判定 iPhone 6s 和 iPhone 6s Plus 的拍照效果不如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根據蘋果公司在發布會上的介紹,為了提升 iSight 感光元件的畫質,他們采用了兩種技術,其一是改善感光元件內色彩濾鏡與像素之間的位置,提升色彩的準確度。其二就是采用深溝槽隔離(Deep Trench Isolation)技術,可以防止臨近像素的光線干擾導致不正確的色彩問題,增加動態范圍。
那么蘋果為何會選擇在增加像素尺寸,犧牲單個像素尺寸呢?或許這是為了迎合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我們知道蘋果自iPhone 4S起,攝像頭像素就保持800萬像素不變,但是在每一代iPhone更新上,蘋果都通過其他能夠提升畫質的相關方面去努力做出調整,確保每一代新機的拍照能力都能有進步。但是無論蘋果再怎么努力,總會有視而不見,不買賬的消費者。在這些消費者眼里是“像素至上”的,在目前技術限制的條件下,蘋果或許也只能如此。未來蘋果還可以通過像素超級采樣等技術來彌補像素面積減小帶來的麻煩。
如果你非常重視iPhone攝像頭的拍照質量,任何微小的細節可能都會給你帶來不快的話,那么在決定購買iPhone 6s之前,建議還是先對比一下攝像頭的拍攝質量之后再做決定吧。希望這次蘋果的轉變只是暫時的無奈之舉,在未來的iPhone更新中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保證用戶體驗。
各位用戶,對于iPhone 6s單個像素尺寸減小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