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物聯網真相:需要的并不僅是簡單的物網相連
2013-05-14 19:50:27 本站原創物聯網繼續作為今年電子消費領域的趨勢。每個人都想通過連接設備加入其中,如今從狗項圈到面包機再到運動鞋,這一切都與“云”相連。一般來說對于消費性電子產品這是令人興奮的趨勢,但是作為一個行業,我們需要退后一步,然后意識到真正的連接擴展很遠,超過云。
僅僅是因為一些東西與互聯網相連并不意味著他真的是物聯網的一部分(或者就像我們經常叫Qualcomm公司“萬物物聯網”一樣)?;ヂ摼W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開放性——將一個網站鏈接到其他任何網站并且以新穎的方式利用信息的能力。還記得當“混搭”(mashup,指整合網絡上多個資料來源或功能,以創造新服務的網路應用程式)在網絡聊天上風靡一時的時候么?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你正好能這樣。你可以用一個網站來利用來自其他網站的數據和編程接口,將他們混搭到一起,發布一個全新的炫酷的網站服務。
所以說問題是什么呢?所有這些熱點的全新的與物聯網相連的設備不是都與云連接么?,沒錯,這正是問題所在。我們把場景過分簡化了。每一個特殊的設備似乎都與起特定的云服務相連。云不是真實存在的。每一個廠商都有自己的云服務,并且通常情況下這些云處在封閉的,專有的環境中。儲存于他們自己的云中的設備不能和其他設備交流,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從附近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內容和控制中獲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去控制和連接我們買的每一樣相關聯的東西。短期內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它不能擴展。
摩擦就在這。分享來自其他網站的內容和信息使得設備變得更加智能,萬物物聯網應當實現這一點。它應該實現連續計算,這樣那些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信息就可以一直跟隨你,不論物理設備是否可用。萬物物聯網應該能是通過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階梯函數使附近設備,電器用具,傳感器和智能軟件代替人工投入的需求。智能開發人員已經開始使用這種現實世界的物理輸入來自動填寫信息,這樣終端用戶就不必親自動手(想想GPS)。現在想象一下,當智能和傳感可以在手機本身之外的地方使用——當來自你的電氣設備,汽車或者車庫門遙控開關的信息可以提供這種“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現為有目的地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統稱作情境智力)。
公平的說,萬物物聯網并不是僅僅從其他設備上收集數據。它還關于通過設備來分享控制。如今,大多數人認為這僅僅意味著通過智能手機上的應用來控制冰箱或者燈光。但這只是開始。試想一下,如果像烤面包機一樣簡單、低成本的設備,可以動態發現附近擁有先進用戶界面的設備(像智能手機,電視,電腦和平板電腦)。忽然之間,廉價的家電可以提供美觀復雜的界面。還有一個趨勢就是隨著你一天的移動,你可以從一個設備到另一個設備轉換控制。為什么我的短信不能跟著我到我家的不同的屏幕上,即使當時我的手機正悄悄地藏在我的錢包里呢?
既然我們在這,就讓我們討論下在萬物物聯網的世界里,連通性本身的重要性吧。不可否認每件事都是相互關聯的。不論是通過無線局域網,藍牙,無線個人網,以太網,電力線或者3G,它都在發生。但是不管根本的連接技術,理想中所有這些設備應該可以互相發現,連接和交流。每個設備僅僅鏈接到自己的云服務,這種觀念是令人擔憂的。如果這個特定的云服務崩潰了怎么辦?是不是意味著這些智能設備失去了他們所有的智能?隱私呢?如果我想讓一些設備把收集的信息保存在本地我個人的網絡中,并且不在互聯網上對外分享,我又該怎么辦?比如說,我真的希望我的門鎖或者車庫門控制開關追蹤我每次進出家門,然后發送到“云”么?
在如今許多最初的物聯網設備上,這些都是經常被忽視的復雜性。但是隨著萬物物聯網的發展和演進,這些復雜性必須并且終將得到解決。
事實上,這一設想需要開放和靈活。它需要通過異構網絡和異構設備工作的能力。需要即使沒有網絡連接,也能讓設備運行并添加值得能力。好消息是,這一未來并不遙遠。而且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因為坦率的說,隨著每年的推移,我可以使用身邊更智能的東西來彌補我似乎失去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