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衛星 能量收集率超地球光伏廠一倍
2012-04-14 23:00:01 本站原創利用衛星等裝置有效收集太空中的太陽能進行發電,從而造福地球的生產發展需求,這一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吸引科學家們不斷投入科研精力的美妙想法,現在有望成為現實。
太陽能衛星工作模型
收集太空中的太陽能源進行發電具有諸多顯著優勢,但由于涉及的成本和技術挑戰,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科幻小說階段,但在上個月,曾任職于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約翰·曼金斯(JohnMankins)提出了一種創新管理解決方案,有可能將太陽能衛星發電研究進入新進程。
曼金斯的解決方案可理解為將通過衛星裝置表面的特制太陽能薄膜收集太陽能,薄膜固定在衛星表面的曲面鏡陣列上,鏡子將陽光傳送到衛星背面的光伏電池,最終將其通過無線傳輸到地球。這樣的設計具有質量輕、維護成本低等優勢,科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值得期待的長期能源解決方案。如果在太空中直接獲得太陽的能量,那么可以滿足全球未來30年的電力需求。它可以每天24小時收集太陽的能量,達到比地球上的太陽能電廠多一半的能量收集。
曼金斯表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太陽能衛星工作模型,在試運行狀態調試、改進,而未來幾年的中長期目標是實現系統的近地軌道飛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