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著書話物聯網:感知社會論成主線
2011-10-23 18:40:43 本站原創10月20日晚間消息,第二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上,國家物聯網首席科學家、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正式發布自己的新書《物聯網之感知社會論》。
劉海濤表示,物聯網的目的是感知,核心是社會化。感知社會論是物聯網的基礎理論體系。《物聯網之感知社會論》此書試圖從物聯網感知的目的出發,分析物聯網的特征,剖析物聯網社會化的工作機理,也是為破解物聯網產業化與多樣化應用場景之間矛盾的瓶頸。
劉海濤把物聯網定位為IT技術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他說,第一次浪潮以計算機為核心,第二次浪潮以通信技術為核心。“物聯網是第三次產業浪潮,新的學科、新的領域一定是有一個全新的理論體系做支撐,我們把它稱之為社會化的感知體系,來支撐全新的學科技術。因此從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它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IT技術變革的技術、變革的體系。”
此前,在做客新浪訪談時他曾表示,物聯網的發展應該走“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的結構。共性平臺架構跟具體應用行業、應用場景沒有關系,是物聯網共性的部分凝練出來的,而不一樣的部分稱之為應用子集。“這樣物聯網形成了一個共性平臺加應用子集的架構,誰把共性平臺攻下來,誰就能占領物聯網產業化的制高點。”劉海濤說。
劉海濤帶領的物聯網團隊自1999年開始進行物聯網研究,他所提出的物聯網的三層架構、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等物聯網整體思路已經被國際標準采納。2009年,劉海濤獲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年度創新獎的殊榮。